2月17日是北京中小學春季學期開學首日。11位航空航天專家同步走進豐台區11所中小學校,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關於飛行與探索的科普講座。“雙百計劃”同步啟動,首批啟動校包括北京第五實驗學校、北京錢學森中學等科技創新特色校,開啟航空航天“科學家進校園”育人新生態,點亮孩子們的航空航天夢想。
據悉,“雙百計劃”是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發起的一項航空航天科學家進校園活動,將聯合航空航天領域科研機構、高校及高新科技企業,組織百位以上航空航天科學家走進中小學校,開展科學家精神報告、科學教育講座、實驗室實踐和名校訪學等活動。
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豐&實驗小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院士在《去浩瀚太空、解生命之謎》講座中,為學生們揭示了太空與生命的奧秘。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航空航天專委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潘翀教授在北京第五實驗學校的《從師法自然到超越自然:科技如何創造飛行》講座中,從獨特的角度闡述科技與飛行的關係。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首批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陳志英教授在北京市豐台區第五小學的《腳踏風火輪去飛翔》講座中,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相關航空知識。
此外,其他幾位航空航天專家也分別以《從紙飛機開始認識飛機》《飛船返回記》《飛機飛行的奧秘》《致敬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鑄造大國重器 弘揚偉大精神》《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宇宙》《新中國航空工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華民族的輝煌偉業兩彈一星》為題講解了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知識,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和興趣。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積極提問,專家們耐心解答,互動頻繁。
“雙百計劃”啟動儀式上還同步舉行了科學課程捐贈儀式,向參與活動的每所學校捐贈了“星辰啟航”航空航天科技課程資源包。“星辰啟航”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課程是由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航空航天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牽頭,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全國航空航天科研領域的頂級專家歷時三年精心打造。
課程秉承“學、思、踐”相融合的進階式教學模式,將學校課程、課後服務和課外實踐活動進行一體化設計,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落地推廣,助力中小學生通過系統的航空航天知識學習和動手實踐,掌握航空航天知識,體驗航空航天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