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冰箱貼火爆全網,“藻井”是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01 16:54:48
來源:科普中國

“藻井”冰箱貼火爆全網,“藻井”是啥?

字體:

近期,一款藻井造型的冰箱貼火爆全網,儘管價格不菲,但不少網友仍&&一“貼”難求。“藻井”是啥?怎麼會有如此魔力?這個聽起來古老而神秘的詞彙,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一項獨特而精美的藝術形式,它不僅是建築的一部分,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藻井:來自遠古地穴頂端的“天窗”

藻井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先民居住在地下坑洞,稱為“穴居”。為了&&方便和室內採光,人們會在地穴頂端開一個小洞,很像在屋頂開了天窗。這種天窗使人們得以與洞穴之外相溝通,能夠從中看到天空與星斗。這就是藻井的起源。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居所逐漸建到地面之上,但有些居所內仍然保留了這種頂端開口的形式,因其形狀似井,又飾以藻紋,故稱藻井。在漢代之前,藻井只有文字記載,沒有實物存留。東漢張衡的《西京賦》中可以看到藻井已基本形成,並且是漢代宮室中常用的構件。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説:“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取以壓火災也。”可見,藻井最遲在漢代就已經在宮殿建築上出現了。但我們現在所能見到最早的藻井實物是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上的藻井,建於公元984年的遼代。

藻井的演變過程,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為初始期,隋唐為發展期,宋元為定型期,明清則為繁榮期。伴隨着社會生産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審美觀念不斷豐富完善,製作工藝水平不斷提升,藻井經歷了由實用性建築構件到裝飾性建築構件、由簡單到繁複、由疏朗到繁密、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過程。內容上,魏晉時期由於佛教的傳入,原本在漢代藻井中常見的人物和神靈圖案逐漸減少,而佛教中常見的蓮花、飛天和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則被廣泛採用。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發展,封建等級觀念導致建築等級意識逐漸增強,只有宮殿這類等級較高的建築才允許用藻井裝飾,藻井裝飾成為皇家專用。唐代曾頒佈法令,“王公以下屋捨不得重拱藻井”,這正是封建社會等級尊卑的一種體現,自此以後一直被歷朝歷代所遵循。

藻井:一口結構不簡單的“井”

藻井結構複雜精巧,一般由井口、鬥拱和穹頂三部分組成。井口處在整個藻井的最下方,中間部分為鬥拱,穹頂位於最上方。井口是最外層邊框,通常為圓形或方形,界定藻井範圍,常採用木質材料。井口通過榫卯工藝互相拼接;邊框雕刻卷草紋、回紋等裝飾紋樣,以增加其美觀性。

鬥拱是重要支撐與裝飾部件,由鬥、拱、昂等構件層層疊疊組合,將頂部重量逐級傳遞到井口和梁架結構。不同朝代和建築類型的鬥拱在形狀、大小、數量和排列方式上有差異,製作時需精確計算尺寸和角度,並雕刻花卉、人物、動物等圖案,兼具結構與藝術功能。有些藻井不用鬥拱,而以木板層層疊落,顯得美觀而又簡潔。

穹頂位於中心頂部,是核心裝飾區域,形狀常見圓形、八角形等,裝飾手法從早期簡單繪製圖案發展到後來的浮雕、鑲嵌等。明清時期穹頂常採用木雕盤龍、彩鳳等形象,通過彩繪、貼金增強藝術效果,裝飾主題與建築功能和使用者身份密切相關。

藻井裝飾紋樣種類繁多,涵蓋動植物、幾何圖形、人物等。蓮花紋常見且具代表性,象徵純潔與吉祥;皇家建築則多用龍鳳紋,體現皇權至高無上;幾何紋樣如方勝紋、萬字紋等營造規整美感;人物紋樣取材神話傳説、歷史故事,具有教育警示意義。

藻井製作涉及木工、雕刻、彩繪等多工種協同。木工搭建框架確保穩固,雕刻工匠呈現裝飾紋樣,彩繪工匠增添色彩效果,提升華麗程度與藝術價值,各環節需遵循嚴格流程和標準,才能打造出精美的藻井構件。

藻井:從“防火”到“好看”

藻井,古時又稱綺井、圜泉、覆海。這些名稱大都與水有關。中國古代大多數建築都是由木材製成的,火災是其巨大的威脅。為此,古人在建築的頂部作藻井,並多繪蓮花、菱角及各類水生植物作為裝飾,取“水克火”之意,屬於“壓勝”之法。不過,這僅僅是古人美好的願望,藻井既不能供水,也就沒有絲毫防火的作用。後來工匠逐漸發現藻井的裝飾性能,不斷對其進行強化,最終藻井的裝飾性功能遠遠超過了寓意“防火”的功能。

古人將天地尊為萬物之本,“天”成了人們心中最偉大的守護神。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更將對天地的尊崇體現在建築上。人們把對天體萬物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寄託在室內建築的天穹之上,表達自己虔誠的信念,藻井這種“穹然高起,如傘如蓋”的建築內部裝飾便成為天的一種象徵和寫倣。類似於西方教堂的穹頂,中國建築內的藻井也是天的一個縮影。

藻井同時還是中國封建等級制度的標誌,皇帝樹立權威需借助外部物件來加以詮釋烘托。因而藻井只有在等級較高的建築中才能使用,如故宮太和殿內的盤龍藻井堪稱古代藻井藝術的巔峰之作。這也對藻井的製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藻井的製作工藝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且十分講究。古代工匠只用榫卯和鬥拱就能呈現出完整的藻井,且繁而不亂,使整個建築富麗堂皇並富有藝術性。

如今,藻井的藝術魅力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減退,藻井冰箱貼的爆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文化現象不僅使藻井走進了現代生活,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一傳統建築構件的美學和文化價值。我們從中看到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鞭策我們繼續探索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讓它們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作者:史寧 中國老舍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