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擁有便利的交通及優越的經濟區位條件。 “枕山面海”的地勢和 “山海交融”的自然景觀賦予城市盛景與生機。由於省內煤礦資源短缺,上世紀50年代起,福建大力開發水電,但由於水資源分佈不均且開發飽和,福建的電力供應仍“靠天吃飯,受天制約”。而核能作為清潔、低碳、高效、可靠的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長期運行成本低的優勢,成為優化能源結構、保障生態環境的重要一步,為福建能源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福清龍江如一條藍帶 繞城而過 山水相依
近十年來,清潔能源裝機已成為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截至2022年底,福建省發電裝機容量753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4541萬千瓦,佔全省發電裝機比重達60.3%。福建的核電裝機容量和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分別位列全國第二和第三,為區域經濟發展建構了穩固的能源保障體系,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
福清核電全貌
福清市穩定的地質構造、良好的地形地貌條件和豐富的淡水資源,為核電站的安全運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福清核電站開工建設。核電項目共規劃6&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實行一次規劃,連續建設,總投資近千億元。其中,1-4號機組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首批百萬千瓦機組。福清核電充分發揮業主組織管控能力,積極借鑒國內同類型核電建設經驗,全面探索工程建設管理實踐,以“合署辦公”“聯合調試隊”實體運作組織以及“縱向機組分塊、橫向區域分組”等多種創新管理機制,實施多項重大技術改進項,促進核電機組建設管理跨越大提升,實現4年內4&機組相繼投入商業運行,一年投運一台的“穩健登高”。
2015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落戶福建福清開工建設。2022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全面建成。
2023年5月5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6號機組通過竣工驗收。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的全面建成,為我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三代核電型號標準體系,大幅提升了我國核電的全球競爭力,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為“華龍一號”後續批量化建設項目提供良好借鑒。
2023年5月5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近年來,福清核電在科技和管理創新方面不斷突破,已累計取得700余項專利、120余項軟體著作權,參與制定1項國際核電標準、成立華龍國際培訓中心、技能培訓中心等 20余個技術技能工作室,培養大批核心專業技術人才,為“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走出去”提供堅實的管理、技術和人才支撐。
截至目前,福清核電累計發電超3000億度,發電量10年持續增長,發電規模創歷史新高,經濟社會和環保效應顯著,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起到了積極作用。
福清核電1號至6號機組沿着興化灣海岸線從西向東一字排開,6座圓柱形高大建築物,就像6個堅硬的“碉堡”,安全穩定地輸出綠色能源
核電為福建的清潔能源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也為福清市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目前,福清核電站建立了科普場館,形成以“魅力之光”“核你在一起”“鄉里鄉親探核電”為代表的多個核科普宣傳品牌,累計科普受眾上千萬人次;創造了3萬餘個就業崗位,帶動當地與核電相關聯産業的協同發展,累計拉動當地GDP4000億元,為地方財政和當地就業作出自身貢獻;建立了“鄉村資源+支部建設+員工需求”的幫扶模式,先後派駐3名駐村扶貧書記,2名鄉村振興書記,累計向5個村捐贈近900萬元,支持地方村容村貌提升、周邊環境整治、特色産業發展等,榮獲福建省扶貧貢獻等榮譽。
小朋友眼裏核電與生態和諧共存的美麗畫卷
山海掩映,風雨洗禮。“百年工程”福清核電離不開一代接一代中國核電人的接力奮鬥。福清核電人在發展浪潮中懷着對清潔能源的追求,始終以嚴慎細實的態度,書寫着新時代的奮鬥篇章,走出中國核電的最美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