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醫生經常會被問到到這樣的問題:“我不小心手被切了一刀,要不要打破傷風針?”“我家孩子腳底被生銹的鐵釘扎出血了,需要打破傷風針嗎?”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破口侵入人體,在厭氧環境中繁殖並在體內産生外毒素,引起以全身骨骼肌持續強直性收縮和陣發性痙攣為特徵的嚴重疾病。重症患者在無醫療干預的情況下,病死率接近100%,是一種極為嚴重的潛在致命性疾病,理論上只要有傷口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因此,一旦受到外傷,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要打破傷風針,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確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所謂的“破傷風針”。
破傷風針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包括馬血清破傷風抗毒素(TAT)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HTIG),注射後可立即獲得免疫力,主要作用是用於破傷風的短期及應急預防,但保護期較短,一般保護時間為10~28天。
第二種是破傷風主動免疫製劑,即含破傷風類毒素疫苗(TTCV),包括吸附破傷風疫苗(TT)、吸附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DT)和百白破疫苗(DTaP),接種後人體可産生獲得性免疫應答,有效保護時間長,完成全程免疫接種後保護作用可達5~10年。
根據國家免疫規劃,1989年以後出生的基本都在出生後注射過4針白百破疫苗(1歲半以內)和1針百破疫苗(6歲),即全程免疫。因此,全程免疫且最後一次注射後的5年內,也就是11歲以內的小朋友無論什麼傷口,經規範處理傷口後,無須再打任何種類的破傷風針。
而1989年之前出生的人因為免疫規劃進度不同,默認沒有破傷風抗體。這些人群受傷出血後,應根據傷口污染及免疫史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有全程免疫史的,11~16歲,清潔傷口,也無須注射破傷風針;如果是污染傷口,或者大於16歲有全程免疫史的所有傷口,只需要加強1針破傷風疫苗即可;對於非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清楚的,清潔傷口,需要注射3針破傷風疫苗來建立全程免疫(分別為受傷後立即、傷後1個月及傷後6個月),如果是不潔或污染傷口,除了打3針破傷風疫苗外,還需要在受傷後注射1針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但是要注意,如果自己不確定傷口是否清潔,需要盡快來醫院由醫生判斷。
作者:劉 霜 北京協和醫院 主治醫師
審核:朱華棟 北京協和醫院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