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在9月19至23日,舉辦2024年全國科普日系列主題活動,旨在搭建集科研、教育、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激發青少年對農業科技的興趣,傳承探索精神,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傳遞農業豐收背後的節水科技力量。
19日,60余名中學生參加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新鄉基地舉辦的主題為“身臨‘器’境探奧秘 科創築夢向未來”活動。活動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所研究員、國家現代玉米産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劉戰東為大家作講座。他從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講起,通過影像展示、科學實驗等形式,介紹現代農業高效灌溉節水技術科研成就。“地中滲透儀是農業科研的大型試驗裝置,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支撐,”劉戰東説,“它可以觀測土壤中水鹽的運移規律,時刻監測作物生存的環境,為區域農業綠色高效生産提供決策依據”。
科研人員帶領學生走到大型地下科研設施區,“這裡有水勢自動監測系統,地下水位控制系統,數據採集器和控制器,GPRS無線數據遠程傳輸系統等,可實現土壤水熱鹽自動遠程監測。”
23日,“小水滴的奇幻之旅”主題活動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所區舉辦,20余位中學生到所參觀中國農業科學院水資源安全高效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灌溉所公共實驗室等,體驗用小液流法測定植物葉片水勢。“我們常説‘水往低處走’,但在植株體內,水分卻能逆流而上,從土壤流向植物再流向大氣,這背後的力量就是植物的水勢。”學生們跟隨科研人員的指引,學習了小液流法測量技術,根據步驟做起實驗,計算所測植株水勢,沉浸式“走進”植物水分的微觀世界。
“測定葉片水勢對於農業水資源管理、作物抗逆性增強、生態平衡促進、植物生長檢測、灌溉管理、作物抗旱性研究以及植物生理學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在互動環節,通過與科研人員的交流,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得到提升,對農業科技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被進一步激發。
在系列活動中,學生們還參觀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新鄉精神展館,聆聽老一輩農業科學家們的感人故事,親身體驗農業勞作,感悟豐收的不易。
自獲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已舉辦百餘次科普活動,為農業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