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攜手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75家植物園共同組織的2024年“植物總動園”全國植物園科普活動在北京國家植物園南園舉辦。本次活動以“人類與植物星球”為主題,積極倡導全社會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累計吸引18萬餘人次在微博&&收看視頻直播。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常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王志高,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三級職員周德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張德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種康等參加活動。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北京市中科啟元學校和北京市懷柔區第三小學等7家學校學生及媒體代表等300餘人現場參加活動。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家植物園副理事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汪小全主持。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王志高分別致辭。常進在致辭中説,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工作,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力軍,始終與科學共進,支持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雙輪驅動。王志高在致辭中説,植物園肩負着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提升植物科學研究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平,支撐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構建的責任和使命。中國植物學會此次聯合全國75家植物園共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是科學踐行“大食物觀”和推動高質量科普工作的具體實踐。
種康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他&&中國植物學會高度重視科普工作,秉持創新發展理念,堅持聯合聯動,匯聚各分支機構、省級植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等多方科普資源,築牢科普之翼,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近年來已打造多項具有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今年3月,學會發起了全國植物園聯合科普活動,號召30個省級學會以及全國各大植物園共同推動植物科技創新,引領國家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等3家主題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西雙版納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等12家屬地植物園聯合體組成的全國75家植物園帶動了全國各地科普活動的熱潮。
活動期間,種康、汪小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范培格及北京大學教授瞿禮嘉,分別就植物星球與人類生活、特色資源植物牡丹與葡萄等內容進行科普報告。活動現場,院士專家、科普達人及熱愛科學的青少年,通過科普小講堂、互動授課、展品展示、水果品鑒等完成了科普體驗和互動交流,學生們收穫了知識,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科技創新的理解和認識。
據悉,此次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強力打造實物展示、互動體驗、專家報告、研學教育等科普活動,200余種代表性植物,涵蓋糧食、果蔬、藥材、糖、油料作物等多個領域。活動月期間,各聯合植物園重點圍繞餐桌上的植物、揭秘全國各地土特産、糧食安全、綠色植物助力藍色糧倉、植物與工業化發展等十大專題,多視角多維度地講好植物與人類吃、住、行、用等方面的故事,加強社會公眾對“大食物觀”的認識,強化優質科普産品供給,踐行科普為民,持續助力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