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蓉:數字時代的科技社團如何轉型與重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5 18:34:34
來源:新華網

孟凡蓉:數字時代的科技社團如何轉型與重塑

字體:

日前,以“開放治理普惠共贏”為主題的第七屆世界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在中國科協年會期間舉辦。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孟凡蓉作題為《轉型與重塑——數字時代的科技社團》的主旨報告,提出構建跨組織邊界的數字化橫向協作體系、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數字化體系、專業服務科技創新的數字化智庫體系、科技教育人才的社會化數字支撐體系、全球科技民間開放合作的數字化體系等五個角度三個層面的願景目標。

孟凡蓉介紹,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數字時代。數字技術引發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自2007年起每年發布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通過七大類指標衡量各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能力。其中與科技社團主要功能相契合的是包含在人力資本與研究以及與知識與技術産出等相關指標中,和科技社團發展指數具備極高趨同性,反映了科技社團對創新能力的重要貢獻。從時間角度來看,每一次工業革命都伴隨着大量科技社團的産生,同時科技社團也響應社會需求朝着更精細化方向發展。從空間角度來看,科技社團的發展依賴其所在地區或區域的資源稟賦,尤其是人才與資金,在獲取資源的同時也反哺當地區域和社會經濟發展。從功能角度來看,信息化技術推動科技社團更加開放,無論是專業化的期刊開放獲取,還是運用新媒體面向公眾的科學普及,都出現了迅猛發展的態勢。

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的發展,推動着各類組織向數字治理轉型。科技社團數字化轉型是基於數字化技術,實現科技社團內部治理和外部服務持續迭代的過程,本質是通過數字化技術應用和數字化文化培養促成治理能力提升和服務改進,實現以會員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具備數智化支撐、敏捷化治理、柔性化定制及泛在化服務等特徵。通過對英國皇家化學會、美國科學促進會、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學會等國際知名科技社團數字化建設的分析,發現科技社團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重塑鏈結形態:由傳統的科層化、模塊化、信息化向網絡化、&&化、數智化迭代,通過&&賦能、價值共創、敏捷治理等途徑來構建科技社團數字化生態系統。

孟凡蓉分析了我國科技社團數字化服務現狀,其團隊對117家全國學會的會員系統基於“有形性-移情性-保證性-響應性”的指標體系進行了評價,發現學會的會員系統具備較好數字化服務基礎,但內容服務與流程優化仍需加強,在會員意見回復和問題解決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國內科技社團數字化建設存在目標選擇隨意性大,數字技術有效供給少、開放度不高、人員數字化素養有待提升、資金和技術人員較為短缺等問題。

孟凡蓉認為,圍繞更好服務強國建設的主要工作,科技社團數字化轉型的願景包括:構建跨組織邊界的數字化橫向協作體系、構建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數字化體系、構建專業服務科技創新的數字化智庫體系、構建科技教育人才的社會化數字支撐體系、構建全球科技民間開放合作的數字化體系等。具體目標分為三個層面:

一是明確定位、戰略指引,提升服務效能。着眼國家戰略需求,充分發揮組織優勢,以會員為中心再造業務規則(管控模式、界面),實現以人為本的業務流程拉通。

二是規範流程、業務聯動,改善服務體驗。明確組織優勢,以推動科技和産業融合發展、高水平科技諮詢、高質量科普供給、大力促進國際科技開放合作等作為主要業務模塊,通過層層嵌套的架構優化設計鏈結業務模塊、應用模塊和數據的勾連關係,夯實轉型基礎。

三是資源整合、優化渠道,夯實服務基礎。以數據為驅動,通過系統建設將智慧資源、人才資源、信息資源進行“透明管理+有效連接”,構建跨組織邊界的數字化橫向協作體系。

她總結,科技社團數字化轉型要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更好服務廣大會員為基石,秉承戰略與使命並重、業務與技術協同、産品與需求匹配三大原則,從戰略、文化、運營等方面探索轉型路徑。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