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到,仲夏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05 08:36:30
來源:人民日報

芒種到,仲夏始

字體:

芒種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麥、稻、黍、稷等,這些作物種子殼上的細刺針狀物稱為“芒”;“種”,一為種子的“種”,二為播種的“種”。芒種是農業生産的關鍵節點

  6月5日是今年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芒種節氣到,意味着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芒種”一詞,始見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芒種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麥、稻、黍、稷等,這些作物種子殼上的細刺針狀物稱為“芒”;“種”,一為種子的“種”,二為播種的“種”。芒種是農業生産的關鍵節點,是二十四節氣名稱中唯一反映農事活動的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産處在忙碌的時節,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處於播種最忙的階段,因此“芒種”又有“忙種”之意。

  芒種時節,植物生長的“光、溫、氣、水”四大環境要素都非常充沛。正午時的太陽高度日漸攀升,是全年日光照射強度最大和時間最長的節氣之一。至此,仲夏時節正式開啟,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高溫天氣頻發,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甚至可能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受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影響,冷、暖空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一道低壓槽,天氣變得潮濕悶熱,梅雨季如約而至。黃淮平原、西南地區從6月份開始進入一年中的多雨季節。

  芒種是穀物生長的黃金期,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穫,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夏收、夏種、夏管交叉,簡稱為“三夏”。芒種時節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也是農作物種植時機的分界點。“小滿趕天,芒種趕刻”,就是提醒人們要抓緊時機開展農事活動。

  芒種時節,瓜果飄香。不僅有南方的荔枝和北方的西瓜,還有江南的梅子和華北的杏。青梅的黃熟期長達將近一個月,與梅雨期的時段、時長均相吻合,杏也在芒種時節成熟。因此,它們都成為近期市場上常見的水果。

  作者為中國農業博物館博士後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