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美味 一起了解生蠔的生態價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20 17:22:38
來源:新華網

不僅美味 一起了解生蠔的生態價值

字體:

北宋的大文豪、大書法家蘇軾有一個隱藏身份,你知道是什麼嗎?那就是北宋第一美食博主,他曾經在生活物資匱乏的海南,憑藉吃貨堅韌不拔的精神,發現了海南特色美食——生蠔。蘇軾誇讚生蠔“食之甚美,未始有也”。生蠔現在也是我國南方沿海城市不可多得的特色美食,如生蠔雞火鍋、蠔仔烙、撈汁生蠔等等。

生蠔,又稱蠔仔、海蠣等,學名牡蠣,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珍珠貝目、牡蠣科,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軟體部蛋白質含量超過50%,是一種高蛋白水産品,有“海洋牛奶”之稱。而且,生蠔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牛磺酸、鋅等。

我國生蠔養殖産量約佔全世界的80%以上,年産約540萬噸,佔我國貝類總産量的35%,海水養殖總量的25.4%,年産值數百億元,帶動産業鏈數百萬人就業,在海水養殖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國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多是來自廣東省的生蠔,比如湛江生蠔、&山生蠔、陽江程村蠔等等。其中陽江程村蠔來自素有“中國蠔都”之稱的陽江,“程村蠔”憑藉肉質肥美鮮嫩,品質優良,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近年來,陽江探索“蠔+”新路徑,以小生蠔撬動大經濟,全市蠔養殖面積達7.5萬畝,年産量41萬噸,居廣東首位。

資料圖片:福建省霞浦縣長春鎮秋竹崗村漁民從碼頭上船出海收穫生蠔

生蠔全身都是寶,蠔肉可以用來食用、提煉蠔油、提取有益成分等,蠔殼可以用來做蠔苗附着基、水質凈化劑、土壤改良劑、動物礦物質營養改良劑等。

另外,生蠔也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一是它能夠形成生蠔礁,可以為小型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和避難場所,有利於提高生物多樣性。在颱風、海浪來襲時,生蠔礁可以有效減少海浪的衝擊和破壞,減少海岸和岸堤的侵蝕。二是生蠔是一種濾食性貝類,它將水環境中的懸浮有機物轉化為貝殼和蠔肉,經蠔的收穫而將水體中的碳、氮、磷等物質帶出水體,避免了水體富營養化,使水質變清變美。三時生蠔生長過程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形成蠔殼,其碳匯作用強烈,可以降低全球溫室效應。

審核專家:陳睿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博士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滿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