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造紙産業技術進步發展迅速,由於受到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約束,造紙企業在節能降耗、保護環境、提高産品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正朝着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現代化大工業方向持續發展,呈現出企業規模化、技術集成化、産品多樣化、生産清潔化、資源節約化、林紙一體化和産業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此前,我國化學機械漿産業發展面臨很多問題,如核心裝備依賴進口、原料來源雜、化學品消耗高、磨漿電耗高、紙漿質量不穩定、污染負荷高等,嚴重影響了産業發展。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産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房桂幹帶領團隊創新開展了混合材均質軟化處理、纖維低溫定向解離、化學品減量、廢水高效處理等技術攻關和核心裝備創制等研究工作,即“混合材高得率清潔制漿關鍵技術及産業化”項目。該項目為拓展化學機械漿産品配抄範圍和配比,提高産品等級和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低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並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混合材高得率清潔制漿關鍵技術及産業化”項目攻克了變壓浸漬軟化、纖維定向解離、節能磨漿、紙漿清潔漂白和生産廢水處理回用等系列産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出多級差速揉搓變壓浸漬、功能分區高能效磨漿、雙功效軟化漂白和高效廢水處理等核心裝備,實現了低質原料高值化利用的目標,整體提升了我國高得率制漿技術和裝備水平。
該項目在山東、江蘇等15省區獲大規模推廣並實現出口。建成和升級高得率漿線40余條,覆蓋産能70%以上。每年節約木材500萬立方米、節水1.8億立方米、節電69.6億千瓦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清潔制漿技術走向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
房桂幹團隊正持續將“混合材高得率清潔制漿關鍵技術及産業化”項目相關技術進一步拓展用於稻麥草、玉米秸稈、棉稈等農業秸稈剩餘物的清潔高效制漿領域,提高草類纖維原料利用價值,增強我國造紙工業應對纖維資源供應短缺困局的抗風險能力。
(把關專家: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産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房桂幹)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