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一種屬於禾本科小麥族的優質牧草。羊草以發達的根狀莖而著稱,具備耐寒、耐旱、耐鹽鹼、防風固沙等特點。同時,羊草具有高營養價值和適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對高質量蛋白質來源如肉、蛋、奶等的需求逐漸增加,進而帶動對牧草需求也相應增長。因此,研究和發展國內草地的鄉土草種,對推動草種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羊草就是一個利於草原生態修復的優質草種。一棵羊草有主莖有分蘗,地下還有橫着跑的一種特殊器官——橫走根莖。橫走根莖生長時會不斷産生根莖芽並伸出地面,它會形成一個又一個新的植株。新的植株再次複製,又會産生主莖、分蘗、橫走根莖……羊草如此繁殖,會在草原上從點到線、再擴展到面,形成網狀,“橫走根莖”就是草原生態修復的優異性狀。多年以後,羊草地上蓋度和生物量明顯增加,地下根網密布,就會增加退化草地的碳匯。
但長期以來,羊草最大的問題就是結籽少、發芽率低。科研工作者通過多年研究發現,羊草結籽少的主要原因就是“近親繁殖”,即自交不親和性。為此中科院羊草科研團隊在26年間育成了中科1號、2號、3號、5號、7號5個羊草品種,突破了“結實率低發芽率低”等困擾羊草産業化發展的瓶頸。2014年,中科1號羊草品種通過了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成為20多年來我國第一個國審品種。
資料圖片: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小街基鎮的羊草試驗種植地
瓶頸的突破,讓“禾草之王”重獲希望。“中科1號”羊草結實率高、發芽率高,適宜我國北方地區種植,可用於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地改良以及水土流失地區生態治理,為我國北方大規模發展人工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原解決了一個關鍵難題。同時,科爾沁沙地率先建立了上千畝中科羊草繁育基地。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也以中科羊草為抓手,目前已種植2萬畝羊草,計劃發展至10萬畝,形成新的羊草生態産業基地,並打造首個“中科羊草小鎮”。
在羊草園,剛剛破土而出的羊草幼苗纖細嬌嫩,就像一根針。碧綠的湖水和藍色的天空互相呼應,白色的雲朵與羊群相連,構成如詩如畫般的風光惹人沉醉。同時羊草園也為畜牧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從美景還是從經濟角度來看,羊草園都是一片寶貴的土地。
審核專家:高志嶺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