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材料鍛造“硬實力”——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新材料科技與産業論壇側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24 13:55:30
來源:安徽日報

用新材料鍛造“硬實力”——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新材料科技與産業論壇側記

字體:

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新材料成為不折不扣的“發明之母”和“産業糧食”。近年來,我國新材料領域取得哪些進展?加快促進新材料産業發展壯大該向何處發力?

10月21日,在合肥舉辦的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新材料科技與産業論壇上,院士、專家與相關領域創新主體,圍繞“以科研、應用産業鏈創新推進先進材料産業高品質發展”主題,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展現行業發展趨勢,簽署相關合作協議,全力搭建産業創新合作新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帶領研發團隊研制的30微米厚的柔性玻璃,僅為一張A4紙厚度的四分之一,可以彎折上百萬次而不破損,核心指標全球領先。

“2018年,世界最薄0.12mm超薄觸控玻璃量産,獲中國工業大獎;2019年,自主智慧財産權8.5代TFT浮法玻璃下線,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大獎;2020年,國際領先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誕生,成功應用于華為産品。”彭壽介紹,我國液晶顯示玻璃實現完全自主可控,整體水準達到國際先進,保障了我國新型顯示産業鏈、供應鏈安全。

近年來,先進硅基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材料等一批新材料紛紛涌現,為制造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成員、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長高瑞平,用一張PPT圖片清晰展現了人類産業發展與關鍵新材料的關係。

工業革命前,石器、青銅器、鐵器的發展將狩獵和農牧業分離,並使得手工業有了長足發展。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鋼鐵和復合材料逐漸佔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第三次工業革命後,半導體、高晶硅、高分子材料迅速發展,人類走入原子能、電腦、航空航太、生物工程等廣闊産業領域;今天,奈米、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超導材料等正引領開辟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産業的“藍海”。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國新材料産業發展站上時代風口,但也面臨“趕不上就出局”的重大挑戰。

“我國新材料産業面臨重大戰略需求,進入發展關鍵窗口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先進材料聯合體主席幹勇舉例説,隨著風電、光伏等産業崛起,我國碳纖維的消費量已超過全球一半,去年國産供應量比2021年增長五成以上。隨著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和航空航太等領域的需求爆發,我國稀土永磁材料消費量已達全球第一,産量佔全球近九成。

全球新材料産業競爭分外激烈。幹勇在主題報告中“盤點”,新材料産業領域第一梯隊中,美國全面領先,日本以奈米材料、電子資訊材料等見長,歐洲的強項是結構材料、光學和光電材料等。中國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在半導體照明、稀土永磁、人工晶體材料等領域實現領跑。

産業升級,形成市場需求的巨大牽引,促進了我國半導體材料、碳纖維和特種合金、光伏、鋰電池等儲能能源材料快速發展。2012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産業規模快速擴大,總産值年復合增長率近20%,2025年産值有望達到10萬億元。

我國新材料産業仍需在自主創新上持續發力。幹勇説,雖然我國顯示産業規模已是世界第一,但新型顯示用材料仍大量依賴進口。我國積體電路制造涉及的近30種礦産對應的關鍵基礎材料,如超高多晶硅、成膜樹脂、超高純金屬靶材、電子級銅箔等嚴重依賴進口,材料深度提純技術成為制約積體電路産業自主可控的關鍵“卡脖子”環節。

看得長遠,提前布局,才能把握後發優勢。幹勇表示,在基于摩爾定律主導的積體電路技術上,我國和西方差距很大,很難在短時期內趕上去。但如果以半導體新材料為突破口,在相關技術領域換道超車,則有望重構全球半導體産業競爭格局。

中國鋼産量高居世界首位,但仍有70種左右的鋼鐵短板材料需要進口,包括50多種特殊鋼。總投資92億元的寶武馬鋼新特鋼工程項目,瞄準國內外中高端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簾線鋼等特鋼市場,一期工程今年6月已建成投産。全部建成後,將成為總體規模440萬噸的國內最大的單體特鋼生産企業 。

國産噴氣式幹線客機C919翱翔藍天,安徽陶鋁新材料研究院潛心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奈米陶瓷鋁合金,為客機艙門和地板支撐梁等部件實現大幅減重,通過材料輕量化,讓中國大飛機飛得更輕盈、更穩健。

我省將新材料産業列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十大新興産業之一,力爭到2025年,産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世界級新材料産業基地 。

“全省新材料産業呈現蓬勃發展、加速集聚的良好態勢。”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必方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省這一新興産業實現産值3900億元,落地項目1501個,投資總額超過6000億元。

“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安徽將持續開展雙招雙引,推進高水準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努力為國內外專家、企業家、科研團隊提供更優的創業環境、更全的産業配套。”李必方説。(記者 吳曉徵)

【糾錯】 【責任編輯:滿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