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2023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於8月21日在浙江桐鄉烏鎮圓滿收官。大賽總裁判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慶貴就信息素養教育、本屆大賽賽況、特色亮點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網記者專訪。
新華網: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陳慶貴:信息素養是人對信息社會的一種基本適應能力,它涉及信息意識、能力和應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我國對信息素養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計算機作為工具的教育階段,形成了計算機文化和網絡文化,再到將計算機課程的目標調整為培養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
2000年,教育部正式將中小學計算機學科課程定名為“信息技術”課程。可以説,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與我國教育信息化是同步發展的。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其核心要素是信息技術。
2022年4月,教育部頒佈《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中小學“信息技術”更名為“信息科技”課程。課程強調圍繞核心素養,提高學生信息意識、發展學生計算思維、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具備信息社會責任感。這個階段,信息素養有了新的內涵——數字素養。
新華網:您認為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相關工作的意義在哪些方面?
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相關工作是為未來社會發展做準備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我們在信息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與創新
陳慶貴: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教育信息化,近年來,我國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數字經濟更進一步繁榮與發展,離不開國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更離不開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與創新。信息技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推進教育公平,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二、通過信息科技為師生教與學活動減負增效;三、利用信息科技,關注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四、積極創設環境,鼓勵學生參加信息科技的創新實踐活動。
新華網:今年的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在全國23個地區設立賽區,超過12萬名中小學生積極報名參與。您認為大賽為什麼能吸引到這麼多參賽者?
開源、開放、創新、公正、公益
陳慶貴:首先大賽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有廣泛的信度和效度。中國電子學會成立60多年來,在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創新實踐活動等方面,有許多研究實踐的成果及案例。大賽通過教育部審批,是“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少年機器人設計與信息素養大賽”賽事之一,2022年8月,正式入圍教育部“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二是賽項設計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和實用性”,並且適當照顧到“地域性和特殊性”。傳承了三級賽事,即“發動地方賽、把關省賽、出彩國賽”的運作機制,以“電子學會”為主,結合各地實際,成立賽事組織機構,層層有機構負責把關;三是大賽秉持開源、開放、公益、創新的辦賽原則,公平公正的嚴格執裁。嚴格按照教育部《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的相關規定,做到了堅持不收取費用的公益性和示範性的運作賽事活動。
新華網:本屆大賽的比賽內容包括“智能應用、算法思維、自主創新、定向邀請賽”四大類別,這些設置的類別和項目與往年有哪些不同?有哪些亮點、特色?
新時代特色和自主知識産權
新華網:您希望通過編程類賽事如何助力我國未來科技人才培養?有什麼期待和建議?
積極推動未來科技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