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歡:“雙一流”高校建設世界一流期刊的實踐與創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05 15:40:23
來源:新華網

尹歡:“雙一流”高校建設世界一流期刊的實踐與創新

字體:

近日,第六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編輯角色的多元化和青年人才培養”專題分論壇在西安閉幕。南京農業大學英文期刊編輯部主任尹歡圍繞《全球傳播格局下,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如何參與期刊國際傳播》作主題報告。會後,尹歡接受新華網專訪就相關問題展開進一步探討。

新華網:南京農業大學目前已創辦哪些英文科技期刊?相關期刊的發展現狀如何?

尹歡:南京農業大學目前有三本英文科技期刊,即2014年創辦的《園藝研究》,該期刊于創辦三年後被SCIE收錄,2019年創辦的《植物表型組學》,該期刊于創辦2年半後被SCIE收錄,以及2020年創辦的《生物設計研究》,創刊兩年內陸續被PubMed和Scopus收錄。從時間跨度上,我們花了約十年的時間來建設、完善這三本期刊。

《園藝研究》在創辦之初把建設重點鎖定在優秀稿源的徵集及出版上,旨在為廣大作者及期刊的主要讀者提供優質學術服務。伴隨著期刊的持續發展,我們也逐漸清晰地明確了期刊獲得學術共同體認同感的準則,如論文品質、被引頻次、學術規范等為此,我們不斷做出相應優化與改變。第二本期刊《植物表型組學》僅用兩年半時間,就跳過了ESCI數據庫,直接成功入選SCIE數據庫,這是很難得的。據悉,當年只有6%的期刊可以直接入選SCIE數據庫。所以我認為,第一本期刊建設取得的寶貴經驗,使我們能夠從各方面更有力度地開發第二本及第三本期刊。

新華網:您認為應如何做好本土英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化傳播?

尹歡:《園藝研究》為例期刊主編在創刊前三年親赴美國和歐洲等地參加有關學術會議,同時,期刊通過社交媒體和其他渠道約稿,將期刊和品牌定位介紹給海外學者,從而提升本土期刊在海外學術圈的知名度。同樣,《生物設計研究》創刊的第一年,為了打造期刊在國際合成生物領域的學術影響力,我們舉辦了“國際生物設計研究大會”,邀請了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18位各國院士參會。除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外,我們還舉辦以期刊細分刊載方向為主題的國際小型研討會,盡管會議規模較小,但學術研討更加深入,以拓展期刊和國際學術界之間的聯繫。另外,專刊發布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宣傳渠道,以細節化、案例化的問答形式發布專刊,可以進一步提升專刊知名度並引起更多的關注。與靠編輯一對一約稿相比,借助不同層面的宣傳手段可以使我國期刊品牌影響力快速提,有利于期刊不同粗細顆粒度擴大影響力。

新華網:為什麼要聚焦青年編輯隊伍?我們應該如何建立科技期刊青年人才的培養機制

尹歡:青年編輯團隊對于期刊來説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通常具有較高的創造力和對自己及期刊事業發展的追求。個人自我發展和期刊發展並駕齊驅,由一個新手編輯成長為資深編輯所能擔當的使命也會逐步多元化。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年都會舉辦有關青年編輯培訓的會議,青年編輯參與熱情高,編輯本人也想通過自我的不斷發展促進期刊向前發展。

我認為青年編輯團隊的培育可分兩步進行。一是要確立專業化分工,理清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我們參考了部分國際成功高校出版社的做法,分析借鑒其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並與南京農業大學英文期刊的實際相結合,從學術審核與出版推廣兩方面構成了一套獨特的組織架構,比如建立了一些特定位來處理市場會議活動執行,以及數據分析工作。在構建了完整的團隊分工體係之後可根據不同位的要求責任,對編輯進行定向、定制培訓。我們會組織內部1+1>2”形式的討論學習,鼓勵大家學習不同的內容知識後,共用對于新事物、新做法等不一樣的個人見解,然後通過討論的形式再融合,形成團隊對期刊發展、行業動態等較為明確見解。除自我學習外,我們請業內資深專家與編輯進行交流溝通。比如我們自我學習國際出版平臺如何從零開始起步進而發展成功會邀請該出版平臺的專家與我們進一步就相關資訊和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讓編輯們汲取有益的經驗,進一步形成洞見,並及時融合進自身工作中。青年編輯深入參與培訓,與團隊共成長,大家既積累了經驗又吸收了創意。以此為途徑,我們構建了屬于南京農業大學的高品質英文科技期刊編輯團隊

新華網:南京農業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請問您如何看待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之間的關係?

尹歡:當前,我們所辦的三本期刊無論是定位還是發展路徑都具有差異。《園藝研究》所在的園藝學屬于南京農業大學A類學科我校園藝學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高級園藝人才培養機構之一,為我國園藝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強的實力,所以該刊物的發展路徑是以一流學科帶動一流國際期刊的成長,並進一步以一流期刊加固一流學科。《植物表型組學》所刊載的表型組學研究是生命科學領域高速發展的交叉學科,我校于2017年成立了國內高校首個作物表型組學交叉研究中心,致力于引領農業植物科學發展。該刊與該學科的發展幾乎是同時期的,是一種相互促進,並列發展的關係;《生物設計研究》的情況較為特殊,南京農業大學目前正在積極開拓建設這一學科領域,該刊的發展路徑是以學術期帶動一流新學科的發展。這三本科技期刊分別代表著期刊與不同發展階段學科結合發展路徑。

 

【糾錯】 【責任編輯: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