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在這份延綿千年的傳承中一代代中醫薪火相傳,今天想給您講述的是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復醫院院長宋兆普的故事。
傳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爾雅·釋詁》:“康,安也”;《爾雅·釋言》:“復,返也”,即康復為恢復平安或健康,中醫學最早使用了“康復”一詞。中醫康復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針對殘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後期者,通過採用各種中醫藥特有的康復方法及其他有用的措施,以減輕功能障礙帶來的影響和使之重返社會。
宋兆普和他的中醫團隊自2009年至今,已累計救治腦癱兒童16000餘人,其中8000多名腦癱患兒通過“醫、康、養、心、育”五位一體的新型治療模式醫治後,在身體心智上已趨於正常回歸社會,他運用中醫藥治療腦癱患兒的臨床研究得到了顯著成效。
宋兆普還通過康復評定、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理療、言語吞咽治療、針灸、推拿、中醫外治等方法,將中醫傳統療法和現代康復技術相結合方式運用在成人康復治療中。
在多年臨床臨證中,宋兆普逐漸對腫瘤的中醫康復、各種肺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治療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藥以及治療的理論。
傳承融於血 精神代代傳
宋兆普15歲時就跟隨父親學習中醫。他説:“我的父親宋金庚先生曾經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外科醫生,首先要成為一名中醫內科大夫。因為中醫講究整體、辯證,是不分內外科的。”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宋兆普始終把中醫傳承作為人生信念。他説,在多年的行醫中經常會出現看好一個病人後,病人就帶來一個家庭、甚至一個村子的老鄉來治療各種雜症,遇到患者需要幫助,無論是什麼病都不能輕易拒診,就像父親説的“行醫的道路就是學習的道路。”坐診40餘年來,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通過多年臨證以及學習,宋兆普逐漸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全科醫生”。
守療效之正 傳經典之方
宋兆普説,宋家祖傳的“錠子藥”秘方,一代一代傳下來,傳下來的的不僅是一紙秘方,還是一种醫德,一種精神。在他看來,中醫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精華,作為中醫工作者,傳承、振興中醫中藥義不容辭。
重人才培養 促中醫傳承
宋兆普介紹,自己作為“百年金庚”第六傳人、其子宋毅鵬作為第七代傳人,正在帶領團隊用實際行動將繼續向前推進。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醫、愛上中醫、學習中醫、發揚中醫,更希望所有正在從事中醫的青年醫生或者希望從事中醫的青年能夠深刻學習、理解、使用中醫,成為一名真正能夠為國家為中醫做貢獻的“中醫人”!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新華網河南頻道
聯合製作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