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8/ 08 15:30:57
來源:科普中國

燈塔傳承|鄒承魯:人工合成胰島素背後的關鍵人物

字體:

        他,是科學鬥士與真理衛士的完美結合

        他,為我國生物學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家

        鄒承魯

        “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跟蹤最新發展前沿,不斷提高水準,勤奮工作,永不自滿。”

        ——鄒承魯

        鄒承魯(1923.5.17-2006.11.23),生物化學家。原籍江蘇無錫,生于山東青島。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1年獲英國康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6年11月2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83歲。

        1946年鄒承魯參加“庚子賠款”留英考試,以化學類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錄取。1947年赴英,在當時世界生物化學研究中心——康橋大學,師從著名生物化學家凱林教授從事呼吸鏈酶係研究。研究生期間,他在國際上最早嘗試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的方法,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發現了細胞色素C1與線粒體結合前後性質發生很大變化,證明細胞色素B與琥珀酸脫氫酶不是同一個物質。單獨署名的論文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這些開創性的工作在發表半個世紀後仍不斷被人引用。

        歸國赤子心

        1951年,28歲的鄒承魯獲英國康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鄒承魯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立即回國,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他與王應睞等合作純化了琥珀酸脫氫酶,並發現輔基腺嘌呤二核苷酸與蛋白部分通過共價鍵結合,這是以往從沒有發現過的。他們對呼吸鏈和其他酶係的係列工作奠定了我國酶學和呼吸鏈研究的基礎。

        1958年,他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人工合成蛋白質是當時世界上生物化學領域的科研前沿,參與發起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工作,負責牛胰島素A鏈和B鏈的拆合。這項工作確定了胰島素全合成的路線,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

        經過嚴格鑒定,人工合成的牛胰島素,其結構、生物活力、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狀都與天然的牛胰島素完全一樣。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為人類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秘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這項曾被推薦為197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科研成果,在1982年榮獲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由于在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和酶學方面的貢獻,鄒承魯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獎、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次。

        “鄒氏公式”與“鄒氏作圖法”

        20世紀60年代初,鄒承魯還在酶學研究領域建立了蛋白質必需基團的化學修飾和活性喪失的定量關係公式,被稱為“鄒氏公式”,被國際同行廣泛採用;他創建的確定必需基團數的作圖方法被稱為“鄒氏作圖法”,已收入教科書和專著。有關蛋白質結構與功能關係定量研究的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世紀60年代的酶學教科書中通常只有涉及酶的可逆抑制動力學的理論和計算,忽視不可逆抑制的理論和計算。1965年,鄒承魯最早提出了酶的可逆與不可逆抑制之間存在共性,可以用統一的動力學理論來處理。他係統地研究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可逆與不可逆抑制,提出了確定兩種抑制中各種動力學常數的新方法,開創了酶催化動力學一個新的理論分支,並解決了傳統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他的“酶活性不可逆改變動力學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繼續創新開拓

        上世紀70年代,他進一步開展胰島素拆合機理的研究,在理論上闡明瞭拆合成功的本質,即胰島素A鏈和B鏈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結構,並能在溶液中相互識別和相互作用而正確配對,它們已經含有形成天然胰島素正確結構的全部資訊。該工作獲199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70年,鄒承魯從上海生化所調往北京的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開始了另一段科研征程。1979年,他發現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在活性部位形成熒光衍生物的工作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鄒承魯與他的學生在一起1978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55歲的鄒承魯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為我國生物學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桃李滿天下。他培養的學生,如今不少已是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其中包括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83歲彌留之際所寫完的最後一篇文章——《研究生培養問題》,在他去世的第二天發表在《光明日報》。

        滿腔熱情為科學

        鄒承魯是世界著名生物化學家。他曾任國內外一些重要科學期刊的編委。1981—1982年應聘擔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教授。1986—1990年間應邀分期任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他還為海峽兩岸的科學界同行能越過政治障礙一起參加國際學術組織和國際會議,進行學術交流作出過重要貢獻。

        鄒承魯一貫強調基礎研究,不斷呼吁要重視基礎研究,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支援。他一貫堅持科學上的重大決策應該充分聽取科學家的意見,反對用行政手段解決科學問題。他提倡自由探索,積累創新,立足國內,走向世界。關于正確評價基礎研究成果的問題,他認為科學上的貢獻只能靠從踏實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在科學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經過國內外科學界反覆的實踐,才能逐漸取得國際的公認。他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建設和發展,對我國學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對學會建設等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鄒承魯滿腔熱情地積極為國家科技政策和科學發展建言獻策,為我國科學事業快速健康地發展嘔心瀝血。他曾先後40余次撰文在報刊和雜志上發表關于維護科學尊嚴,反對不正之風等問題的意見。他堅決拒絕論文署名“搭車”,堅決拒絕有償宣傳,決不接受不屬于自己的“榮譽”。他是一位剛正不阿的鬥士,他是一位傑出的愛國科學家。

        鄒承魯的率真在中國科技界是有名的。早在1997年的“兩會”上,他就批評了科技界學術道德滑坡的現象。此後,他兩次聯合其他院士,倡議討論“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呼吁盡早出臺科學道德規范。針對科學家為核酸營養品做商業廣告、留學歸國人員誇大學術成果、企業虛誇“5年克隆全部人體器官”、院士涉嫌論文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科學鬥士與真理衛士

        在後輩心目中,他是科學鬥士與真理衛士的完美結合。鄒承魯對學生説:“像這些得罪人的事情,你們可能不大花時間去管,還是由我來做。”

        “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是鄒承魯一生做學問所遵循的基本原則。但是,他卻往往成為“新聞焦點”。從20世紀60年代參與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的輝煌,到65歲至70歲“青春再現”的第二個學術高峰,鄒承魯始終站在中國生物化學研究的前沿。

        “只要頭腦還清醒,他就願意多做事。”在鄒承魯身邊做秘書已經有13個年頭的劉江紅説,這些年來,他始終堅持到研究所全時上班,即使是患病後,只要能走得動,還是會堅持去半天、一天。

        鄒承魯是中國科學界的典范,他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地奉獻給了國家、人民和中國科學事業。2006年11月23日5時22分,鄒承魯院士走完了他83載的生命歷程。

        在有生之年,鄒承魯自我總結道:五十年的科學研究工作,既有艱辛,也有歡娛;既有失敗的痛苦,也有成功的滿足。總之,科學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沿途充滿了荊棘,但每到達一個中途站,回想中途經過的努力,其歡樂之情也是語言難以描述的。我記得年輕時讀過一位科學家的回憶錄,他把自己比作在海邊沙灘上玩耍的一個孩子,偶爾會拾到一些美麗的貝殼,而每拾到一個美麗的貝殼,都給他以極大的安慰。我自己確信,如果我有再生活一次的機會,我仍然將選擇科學研究作為我終身的職業。

        李四光、鄒承魯、李林“一家三院士”生前,作為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的女婿,他一直住在北京海澱區“李四光紀念館”。他和岳父李四光、妻子李林成就了“一家三院士”的佳話。如今,三院士均已離世,紀念館的小樓上,人們倣佛還能看到他們交流探討的身影⋯⋯

        綜編:科協改革進行時、清華化學系友之家、

        《中國科技教育》、中國科學報

【糾錯】 【責任編輯:付琳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