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3/ 10 08:21:21
來源:新華網

全國人大代表馮丹:培養信息技術創新人才 推動科學研究産學研深度融合

字體: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馮丹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劉暢)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信息化進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新階段,提出要建設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體係,建立高效利用的數據要素資源體係。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馮丹日前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應注重人才培養,在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實現科技成果進一步轉化和人才創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正在深刻影響並改變著世界。馮丹介紹,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一是自身發展,為數字經濟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包括增強算力供給、建設更多數據中心等;二是為資訊的處理、分析、應用提供手段,包括大數據分析、工業軟件等各種軟件,這二者均需要高水準電腦人才的投入與供給。馮丹表示,在電腦技術創新層面,要不斷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強化建立完整的電腦産業鏈,通過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與人才培養進而建設良好的産業生態。因而,創新人才的培養于電腦技術革新和産業變革至關重要。

        馮丹建議,電腦專業學科的人才培養要從小抓起,如今電腦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通用性工具,無論從事哪種科學研究,不懂電腦的運用都會“寸步難行”。在馮丹看來,應在中小學廣泛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並優化課程設置,首先要培養學生對電腦的興趣,另外是培養電腦的操作運用能力,讓中小學生盡早掌握電腦的應用。

        作為“英才計劃”電腦學科導師,馮丹表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才計劃”自2013年啟動實施,引導了學有余力的中學生持續保持對電腦及相關學科的興趣,在參與科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助其全面提升科學素養。“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接觸過‘英才計劃’或提早形成科研興趣的學生在大學中表現出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也具備更強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馮丹提出,産學研深度融合的關鍵是要打造能將學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前沿研究與企業需求對接的大平臺,打通産學研間的“最後一公里”。通過這種大平臺不斷凝聚科技人才,在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進行協同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多領域、多層次的科研成果産出,同時推動人才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我們學院在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遵循兩‘翼’合力的原則,即科教融合和産教融合共同推進。”馮丹表示,科教融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斷進行科研攻關,産教融合要面向經濟主戰場服務于企業需求,兩“翼”合力,將前沿科技轉化為生産力。特別是産教融合層面,應加大高校科研資源與企業的合作與協同,為學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提供施展的舞臺。

        “近年來企業對于技術的需求不斷涌現且愈發精深,通過成立校企聯合實驗室等手段能夠促成科技成果進一步轉化,同時也助力培養科技人才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馮丹表示,應加大産學研融合過程中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一方面體現在科研攻關水準,另外一方面還體現在如何把前沿科技成果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産學研融合過程中,科技人才的融合創新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鍛煉。

        馮丹説,培養高水準、創新性科技人才還應該為其創造更寬鬆的科研環境,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評價體係。

        作為資訊存儲領域的專家,馮丹還表示,要進一步提升高水準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快先進存儲産業升級,不斷加強信息技術的自主創新,以此築牢數字中國基石。

 

【糾錯】 【責任編輯:劉暢 】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0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