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0/ 19 15:30:02
來源:新華網

衣服是如何染色的?

字體:

        我們都知道染色技術自古就有,那麼人們究竟是如何給衣服染色的呢?

        最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能夠給布料染色了他們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研究者們就曾在背景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赤鐵礦施色的飾品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青海樂都柳灣馬家窯文化墓地中也曾發現此物。

       時至中國古代大多用于染色的染料是以植物染料為主的。植物染料染色時,它的色素分子通過與織物纖維融合進而改變纖維的色彩。即使衣物經過日曬水洗,不易脫落或很少脫落。

       據考證,中國的植物染料染色工藝體係發展于先秦時期。它的出現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還使色彩變成了區分等級的標準,出現了五方正色、五方間色等説法。

       先秦古籍《考工記》中“設時之工”記錄了中國古代練絲、紡綢、手繪、刺繡等工藝;賈思勰編著的《齊民要術》中也有關于種植染料植物和萃取染料加工過程,如“殺雙花法”和“造靛法”所制成的染料可以長期使用;而在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描述了有關各種染料煉制的化學工藝以及各種染料在織物上的染色方法。可見,在古代,我們的染色技術也是非常成熟的。

       隨著時代發展,染色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染色技術又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呢? 

       目前,常見的紡織品染色方式通常可以分為紗線染色、散纖維染色、織物染色成衣染色而染料則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其他染料。

       以直接染為例,這不僅是染色方式的名稱,更是其工作方法。由于直接染料分子結構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基團,因此能溶解于水做到不依賴任何助劑而直接纖維制品進行染色

       直接染料的優點是色譜齊全色澤鮮艷價格低廉,且方法簡便。但它也有缺點,即染色牢度,尤其是濕處理牢度較低,需要通過固色後處理來提高染色牢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染料化學的發展,直接染料的研究者不斷改進染料的應用性能,以滿足消費者們更高的需求。

       當今時代,隨著消費者對紡織服裝産品個性化、時尚化的需求,紡織品的染色方法也變得層出不窮,正是有了這些多樣的染色方式,才有了我們今天美麗的服裝。

       本文由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師牟丹進行科學性把關。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聯合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糾錯】 【責任編輯:魏承瑤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5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