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地球之腎 濕地“碳”究—走進自然資源部北方濱海鹽沼濕地生態地質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普直播活動舉辦

2021-09-27 16:0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 25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青島市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主辦,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欄目、新華科普承辦的“地球之腎 濕地‘碳’究—走進自然資源部北方濱海鹽沼濕地生態地質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普直播活動在新華網播出。

本次科普直播活動圍繞“濱海濕地碳迴圈研究支撐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主題展開,現場主持人對專家進行科普訪談,期間還插播了科技人員在濕地野外的科普講解視頻。自然資源部北方濱海鹽沼濕地生態地質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研究員葉思源及團隊骨幹、研究員裴紹峰,正高級工程師丁喜桂,副研究員趙廣明在直播活動現場,與正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東營濕地野外站開展碳迴圈調查工作的項目組成員一起,介紹水—土—氣—生等生態環境要素的監測裝置和技術方法,講解濕地生態地質科學知識,介紹國內外科學家依托濕地野外站的全球濕地增溫網開展全球濱海濕地生態環境對比研究的大科學計劃和科研成果,以及科技人員保護和修復濕地的科學實踐

濱海鹽沼濕地是一個復雜又獨特的生態係統,包含了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水、土壤、大氣等生態要素,各要素相互協同,使濕地具備了較高的固碳效率和長期持續的儲碳能力。直播過程中,觀眾們通過觀看濕地團隊野外工作視頻,觀賞了濱海濕地美麗的景色,進一步直觀感受到了科技人員艱苦的工作條件以及他們在野外站開展調查監測任務和科研過程。

直播最後,葉思源研究員通過數據為大家介紹了我國濱海濕地由于人為圍墾、海洋環境污染等原因,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濕地面積退化現象。青島海洋所濕地團隊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在黃河三角洲濕地建立了200畝的濕地修復示范區,從91種蘆葦基因中優選出具有耐鹽、抗旱、生物量大的品種來進行植物修復,目前已取得了很好效果。葉思源表示加強濕地保護,更好地發揮濕地儲碳、固碳能力,對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呼吁大家關愛濕地,保護濕地,自覺踐行節能減排,通過實際行動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動採用提問、解答、講解、ppt展示和野外實景視頻播放相結合的方式,形式新穎活潑,內容有趣生動。觀眾們通過聆聽專家的講解,觀看科普視頻,明白了“碳達峰”、“碳中和”、“碳匯”等刷屏熱詞的內在含義,增強公眾關心濕地、認識濕地、保護濕地的意識。活動包含了豐富的海洋學、地質學、生態學、水文學、地球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點,讓大家係統全面地認識濱海鹽沼濕地的生態功能,了解科研工作者開展濕地碳迴圈調查研究工作的意義。

本次活動通過新華網雲直播平臺進行視頻直播,吸引了全國眾多的中小學生及科普愛好者觀看,瀏覽人數達50萬。

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

聯合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科技前沿大師談   [責任編輯: 滿旭蕊]

相關稿件

濕地,碳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