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4》,阿爾茨海默病在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病率達5%以上,在85歲以上老年人中高達30%。一些人的父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痛心之餘也擔憂自己將來同樣會患病。那麼,阿爾茨海默病會遺傳嗎?
“有5%—10%的阿爾茨海默病會通過基因遺傳給子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認知障礙性疾病科主任張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目前醫學界發現多種致病基因和風險基因與阿爾茨海默病明確相關。其中,致病基因包括澱粉樣前體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攜帶上述任何一種致病基因的人群中,95%以上會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且發病通常呈“早發”特徵,四五十歲甚至更早即可發病,該類致病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概率極高。與致病基因不同,風險基因載脂蛋白Eε4(如APOEε4基因)則會提升患病風險。若攜帶風險基因,會大幅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概率,但其遺傳給下一代的概率相對較低。
“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患上此病,建議先帶父母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基因檢測,若不攜帶致病基因或風險基因,子女則無須過分擔憂。”張巍強調,如果父母的阿爾茨海默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具有遺傳性,其子女可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腦脊液檢測等手段進行檢測,爭取在發病早期確診,及時採取抗體藥物清除腦內β-澱粉樣蛋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除了早診早治,早防也尤為關鍵。“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不是從老年期開始的,而是貫穿在全生命周期中。從青年期甚至更早的少年期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充沛的學習熱情,鍛煉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持續為‘大腦銀行’增加認知儲備,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張巍強調。
【糾錯】 【責任編輯: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