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迎來新進展。7月29日,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項目首棟建築單體——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廳順利提前完工,為後續精密設備安裝、系統聯調等關鍵環節築牢根基。
中國散裂中子源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是被譽為“超級顯微鏡”的大科學裝置。2018年8月23日,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國家驗收。2024年1月9日,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正式啟動,主要建設11&&子譜儀和實驗終端,並新增國內首&繆子實驗終端和高能質子實驗終端。二期工程建成後,中國散裂中子源中子散射應用的覆蓋範圍和能力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設備裝置研究能力將大幅提升,實驗精度和效率顯著提高,能夠為探索科學前沿,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産業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提供科技利器。
大科學裝置的建安工程是保障裝置性能的基石。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建安工程是廣東省和東莞市的重點建設項目,將新建直線設備樓(二期)及直線低溫廳、實驗支撐設備樓、背散射譜儀實驗站、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廳和高能質子實驗廳等五棟建築單體。工程於2024年7月開工,計劃於2026年8月竣工,建成後會有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原始創新能力,與其他大科學裝置形成集群優勢。
目前,中國散裂中子源建安工程各項節點正按計劃推進,後續將通過倒排工期、優化工序及資源投入,全力保障“8月底背散射譜儀實驗站完工、年底全面主體封頂”兩大年度節點目標如期實現。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