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會主導型期刊&&建設能力 助力科技期刊走向國際一流-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8 17:18:44
來源:新華網

提升學會主導型期刊&&建設能力 助力科技期刊走向國際一流

字體:

日前,在以“學會主導型期刊&&建設路徑”2025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專題研討會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均民&&,我國科技期刊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顯著成果,但與國際一流期刊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學會主導型期刊的&&建設方面仍待提高。

現場照片

魏均民介紹,學會主導型期刊的&&建設是我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周期內容之一,對提升我國科技期刊整體水平、增強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中國業務總監趙永前介紹,期刊出版是IEEE主要業務之一。目前,IEEE共出版200多種高質量期刊,涉及計算機、電力能源等領域,與國內單位合作出版30余種期刊,其中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期刊12種,在相關學科領域名列前茅。IEEE Xplore(學術文獻數據庫)&&是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旗下核心的學術數據庫。文獻總量已超600萬篇,內容涉及期刊、雜誌文章等。IEEE出版了全球電氣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領域所有文獻的1/3,這一比例在學會出版部門中非常突出。

中華中醫藥學會信息部(期刊管理辦公室)主任厙宇從學會期刊集群建設出發,分析了期刊集群建設對中醫藥期刊發展的必要性。她&&,學會期刊以“服務”+“學術生態圈重構”為核心,探索特色刊群建設的模式,為我國期刊集群化發展提供有益借鑒與創新思路。在學會&&建設方面,目前學會已自主建立英文期刊集群的&&全流程出版服務&&。由於中文刊和英文刊在責任使命和傳播路徑上存在差異,因此中英文期刊分別採用不同的&&,目前正處於試點探索階段。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文獻中心工程師萬曉燕介紹了由該中心牽頭成立的整合生物學期刊集群。在期刊出版和投審稿方面,目前植物學會和植物所自辦的7種期刊作為集群&&的核心,3種中文刊已實現系統數據融合與稿件互轉功能;3種英文刊使用ScholarOne系統統一管理。下一步,集群將引入AI與大數據深度分析服務,提供AI智能審稿和編輯助手及多語種翻譯等功能,目標是建成跨領域、跨地區、跨機構的國際一流學術交流&&,通過集約化的出版與運營,提升集群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在談及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學協會合作時,威立 (Wiley)中國區戰略合作與創新總監李晶&&:“Wiley的獨特優勢在於合作,通過賦能學協會,使其多元化業務成功。”Wiley近60%的期刊是與學協會合作。許多合作已持續十年以上,體現出共同成長的歷程。目前,已有超過850家這樣的學協會與Wiley合作出版。隨着合作時間延長,深度合作夥伴在多個維度提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期望Wiley協助解決。過去十年,Wiley通過自身能力建設,逐步構建起滿足學協會多元化需求的專業能力體系。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劉冰分享了數智時代醫學科技期刊&&生態與服務體系。他指出,集群化是出版體系發展的關鍵方向,其背後涉及技術集約化和未來可能的商業集團化。他&&,&&治理和發展應聚焦用戶體驗、數據驅動和敏捷發展能力。具備優質&&資源和快速響應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近年來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成果。數字經濟和數據要素是當前及未來國家建設的重點方向,涉及數據治理等方面。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