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雲南南澗:“無量幸福小院”讓“一老一小”幸福無量-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9 19:00:35
來源:新華網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雲南南澗:“無量幸福小院”讓“一老一小”幸福無量

字體:

  10月28日,小朋友在南澗縣公郎鎮公郎村幸福小院內為老人慶祝重陽節。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8日,小朋友在南澗縣公郎鎮公郎村幸福小院內為老人慶祝重陽節。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8日,老人在南澗縣公郎鎮自強村麥地平幸福小院慶祝重陽節(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5月2日,小朋友在南澗縣南澗鎮西山村幸福小院內學習剪紙。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5月2日,小朋友在南澗縣南澗鎮西山村幸福小院內堆積木。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8日,村民在南澗縣公郎鎮自強村麥地平幸福小院為老人準備飯菜。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9日,志願者在南澗縣南澗鎮西山村幸福小院內為老人包餃子。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9日,老人在南澗縣南澗鎮西山村幸福小院內準備參加重陽節活動(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8日,醫生在南澗縣公郎鎮自強村麥地平幸福小院為老人義診。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10月29日,老人在南澗縣南澗鎮西山村幸福小院下象棋。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pagebreak

  這是10月28日在南澗縣公郎鎮自強村麥地平幸福小院為老人拍攝的合影。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針對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無量幸福小院”模式。

  該模式採用“集體建院、分戶居住、互助服務”機制,整合村組現有閒置資源、多元籌資,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老年助餐、日間照料、兒童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當地已建成“無量幸福小院”103個,進一步擴大了養老托育服務的有效供給,助力農村“一老一小”群體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新華社發(適志宏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