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在位於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養殖戶給佛手盆景澆水。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10月22日拍攝的位於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金華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內的商品展陳中心,展示和銷售包括佛手膏、佛手茶、佛手酒、佛手蜜餞等在內的各類佛手衍生産品。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10月22日拍攝的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養殖戶在給佛手盆景做造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10月22日拍攝的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金華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左下),旁邊是配套的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無人機照片)。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10月22日,在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內,養殖戶在采收佛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10月22日,在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的金華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內的直播間,工作人員進行佛手鮮果及衍生産品的直播銷售。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有600多年的佛手種植歷史,素有“中國佛手之鄉”的美譽,現有佛手種植面積3000多畝,主要集中在赤松鎮北山口村。近年來,赤松鎮高度重視金華佛手産業發展,成立“共富工坊”“強村公司”和佛手産業協會,同時建設佛手農林服務中心和現代化佛手種植大棚,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化的産業體系。2024年,赤松鎮北山口村佛手産業産值突破1.6億元,成為當地增收致富“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