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甘孜岩畫-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2 18:57:31
來源:新華網

走近甘孜岩畫

字體:

  10月21日,陳雪松在實地調查海子山老林溝拉托扎岩畫。該處岩畫位於海子山南側老林溝內,岩畫由小型鹿圖案、三角形以及X型符號組成。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海子山老林溝拉托扎岩畫,能明顯看到鹿的軀幹和鹿角。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陳雪松測量海子山老林溝拉托扎岩畫信息。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陳雪松實地調查海子山老林溝拉托扎岩畫。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奔波岩畫一處幼年鹿的圖像。奔波岩畫位於稻城縣奔波寺後山的一塊垂直岩壁上。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陳雪松實地調查收集奔波岩畫信息。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奔波岩畫一處由食草類動物和複雜框型圖案構成的圖像。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久乃岩畫。該岩畫由紅顏料涂繪的十余幅鹿形圖像和若干抽象圖案組成。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久乃岩畫。該岩畫由紅顏料涂繪的十余幅鹿形圖像和若干抽象圖案組成。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陳雪松測量久乃岩畫一處鹿形圖像尺寸。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pagebreak

  10月21日拍攝的格衝岩畫。該岩畫位於巴隆曲河谷之中的稻城縣理亞公路邊,岩畫由三幅圖像構成,均為頭朝右側的形似白唇鹿的圖像。

  10月21日,記者跟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文廣旅局皮洛遺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陳雪松,前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海子山區域,探尋距今約8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海子山—格聶岩畫群”。

  甘孜岩畫是分佈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大量舊石器時代岩畫遺存,展現了史前人類交流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