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在救助被捕鳥網粘住的鳥類。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2025年10月19日,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在野外摘下挂在樹上的捕鳥滾籠及誘籠。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管紹賢在呼蘭區放飛被捕鳥類(2019年11月2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在剪掉纏在白腰朱頂雀身上的鳥網(2019年11月2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這是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在呼蘭區發現的一處捕鳥現場(2020年10月25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在進行護鳥宣傳(2020年10月25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放飛被捕鳥籠捕獲的鳥類(2023年11月4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pagebreak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協助執法人員對非法捕獵的鳥類留證(2024年10月27日攝)。
時下正值黑龍江省候鳥遷徙季,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開始了秋季“護飛”行動。7年來,他們總巡護里程約3萬公里,移交放飛、寄養救助國家一級、二級與“三有”保護等鳥類超萬隻,為相關部門提供非法捕獵線索近百個。
哈爾濱野保志願者團隊由60多人組成,長期致力於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近年來哈爾濱鳥類生存環境向好,但他們巡護頻率不減,用實際行動守護着這裡的一聲聲鳥鳴。
新華社發(張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