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0月8日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拍攝的李躍華。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左二)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與運動員們聊天。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李躍華(左)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指導運動員們訓練。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右二)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與運動員們聊天。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李躍華(左一)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指導運動員們訓練。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右三)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與運動員談心。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前左一)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指導柔道運動員。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右)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為史怡婕做訓練後的放鬆。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李躍華(右二)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為即將參加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們制定針對性訓練計劃。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李躍華(右)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處理運動員的參賽事宜。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中)在宿舍內和運動員們一起用餐。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李躍華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為盲人柔道運動員晾曬洗乾淨的道服。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8日,李躍華(右)在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為運動員們加油鼓勁。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9日,訓練結束後,李躍華(右一)帶着部分盲人柔道運動員步行返回宿舍。
李躍華是湖南長沙的一名柔道教練。曾是專業柔道運動員的她,一直有個未曾實現的奧運獎牌夢。2004年,她自籌經費組建了湖南省盲人柔道訓練隊,免費招收盲人運動員。為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訓練環境,李躍華將自己的工資大都用於柔道隊日常開支,並抵押了自己的房産,從零開始打造長沙市超輝殘疾人體育訓練培訓中心。運動員大多住在李躍華為他們租的宿舍裏,他們中年齡小的只有十幾歲,李躍華既是教練,也是隊醫和保姆,要全方位照顧他們的訓練和生活,被運動員們稱為“媽媽教練”。
2018年,李躍華又組建了殘疾人跆拳道隊。帶領殘疾人運動員訓練,李躍華經常要手把手帶領他們學習每個技術動作,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汗水。
2024年,李躍華的盲人柔道隊運動員劉立、史怡婕贏得巴黎殘奧會不同組別的柔道金牌。李躍華實現了夢想:“誰能想到我們這小小的訓練場地走出了兩名殘奧冠軍呢?這是孩子們刻苦訓練和多年堅持的結果。我的生活中一天也離不開他們,還要繼續走下去。”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