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15 19:30:55
來源:新華網

探訪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

字體:

  9月15日,在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工作人員介紹龍骨水車。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在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工作人員介紹龍骨水車。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在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工作人員介紹磐石水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在赤山閘泵房,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日常巡查和維護。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區(無人機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區(無人機全景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區(無人機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句容赤山湖及周邊農田(無人機全景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區(無人機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建於民國時期的赤山閘(無人機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9月15日拍攝的赤山閘及周邊景色(無人機照片)。

  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灌溉面積達7.7萬畝。該工程在平原圩區通過築塘成湖、雙重蓄水和雙向水閘調控,有效緩解了低窪地區易澇易旱問題。

  近年來,句容市統籌做好赤山湖保護與利用,相繼完成赤山紅砂宕口關閉、化工污染企業關停搬遷以及赤山湖、赤山景觀提升改造等大量基礎性工作,修復萬畝濕地並完善水利設施。

  日前,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