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丨威尼斯女划船手:堅守熱愛-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11 15:07:46
來源:新華網

圖片故事丨威尼斯女划船手:堅守熱愛

字體:

  7月1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劃行威尼斯”創始人簡·卡波拉爾在運河上駕駛蝦尾平底船。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8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劃行威尼斯”成員埃萊娜·阿爾曼西(左)為游客上課。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劃行威尼斯”成員參加傳統賽船節綵排。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參加傳統賽船節成年女子組的選手合影留念。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劃行威尼斯”成員朱莉婭·塔利亞彼得拉在傳統賽船節綵排儀式間隙給孩子喂奶。她的第二個孩子剛剛出生3個月。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 “劃行威尼斯”成員朱莉婭·塔利亞彼得拉(右二)與隊友拉凱萊·奧代薩(右一)參加傳統賽船節比賽。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劃行威尼斯”成員埃萊娜·阿爾曼西(左)與隊友獲得傳統賽船節成年女子組第三名後慶祝。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pagebreak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 人們觀看傳統賽船節比賽。

  英國人簡·卡波拉爾第一次來到威尼斯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將在這裡生活35年。“我跟隨我的意大利丈夫來到了威尼斯,並愛上了划船。通過划船,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請我教他們划船,於是在大約15年前,我創辦了‘劃行威尼斯’這家機構,想把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方式介紹給更多人。”卡波拉爾説。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並且要面向行進方向”,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划船技術可以幫助他們駕馭其他類型的船隻,如皮划艇、賽船等等。“劃行威尼斯”所用的蝦尾船是威尼斯的傳統船隻,不過比貢多拉更寬,對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課程每節時長80分鐘,游客在學習划船技巧之外還能沿途欣賞威尼斯的名勝景點,了解這座城市與水共生的歷史。

  卡波拉爾介紹,她的機構有25名划船教練,全部為女性,收取的課時費除了支付教練工資,也會用於贊助女性參與威尼斯的划船運動。

  在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傳統賽船節上,“劃行威尼斯”派出四組隊員參加成年女子組的比賽,並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績。“威尼斯的傳統划船技藝就像奶奶的食譜一樣,如果不傳承下去,會隨着時間消逝。”卡波拉爾希望女性能夠在划船運動中持續參與,成為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有生力量。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