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學生們在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上課。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9月1日,在位於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校長約翰遜·基賽卡在操場上注視着學生們的課間活動。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9月1日,在位於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學生們在教室外玩耍。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9月1日,學生們在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上課。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這是9月1日在位於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拍攝的吃午飯的學生們。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9月1日,在位於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學生們排隊等候領取午餐。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pagebreak
9月1日,在位於肯尼亞西南部納羅克郡的光明小學,學生們在午餐前清洗餐具。
在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有一所光明小學。這裡有10名教師、205名學生,校舍包括8間鐵皮屋和一間石頭房。由於地處非洲大草原深處,學校到周邊各個小鎮的路程都超過30公里。學校的建立使得分散在周圍草原上隨家庭游牧的孩子們有學可上。為了求學,許多學生每天要長途跋涉,往返超過4個小時,路上經常與野牛、長頸鹿等野生動物相遇,甚至可能遇到獅子。
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