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齊同躍介紹自己的版畫作品。
扎魯特版畫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主要以木板、刻刀、油墨為創作工具,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版畫作品。2009年,扎魯特版畫入選第二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今,內蒙古扎魯特旗被譽為“中國民族版畫之鄉”,當地組建了由專業畫師和民間版畫愛好者組成的創作團隊,牧民、退休教師紛紛拿起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創作了一大批兼具草原風情與現代氣息的版畫作品。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齊同躍在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齊同躍介紹自己的版畫作品。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陳其木格為作品調顏色。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陳其木格展示她的版畫作品《草原藝韻》。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齊同躍介紹自己正在創作的版畫作品。
新華社記者 柳文惠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青年畫家石芳宇在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扎魯特版畫代表性傳承人照那木拉在畫室創作。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趙志在自己的畫室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青年畫家石芳宇在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齊同躍在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扎魯特版畫代表性傳承人照那木拉展示自己的作品。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畫家趙志在自己的畫室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青年畫家石芳宇在創作版畫。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pagebreak
8月10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版畫院,扎魯特版畫代表性傳承人照那木拉在畫室創作。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