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我國成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07 19:25: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我國成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字體: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揭牌儀式在安徽合肥舉行。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這是7月7日拍攝的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測實驗室外景。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這是7月7日拍攝的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外景。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拍攝的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現場。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拍攝的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現場。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深空探測學會首任理事長吳偉仁在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上發言。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歐洲科學院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家唐納德·丁韋爾在國際深空探測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弗拉斯卡蒂國家實驗室研究員西蒙尼·德拉涅洛在國際深空探測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參會嘉賓參觀深空探測實驗室展廳。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參會嘉賓參觀深空探測實驗室展廳。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參會嘉賓參觀深空探測實驗室展廳。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pagebreak

  7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參會嘉賓參觀深空探測實驗室展廳。

  7月7日,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這是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五家單位聯合倡議,匯聚20位國內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