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游客游覽新民大街(無人機照片)。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7月5日,游客在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前觀看表演(無人機照片)。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7月5日,游客游覽新民大街(無人機照片)。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7月5日,小朋友在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參觀。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7月5日,藝術花車在新民大街上巡游。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7月5日,游客在位於新民大街的偽滿司法部舊址(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參觀。
當日,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長春市新民大街經過改造後開街迎客。新民大街全長1445米、寬58米,改造後街道兩側13處院落圍墻被打開,釋放出4.5公頃空間重歸城市,並沿街打造了13處造型別致的口袋公園供市民游客休憩,歷史建築也陸續開放,讓人們有機會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知歷史。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