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昔日“無樹之城”春天植樹忙-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4/25 22:04:34
來源:新華網

西藏那曲:昔日“無樹之城”春天植樹忙

字體:

  這是4月25日拍攝的那曲市高寒高海拔二號植樹試種基地(無人機照片)。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那曲市各族各界群眾代表在義務植樹。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pagebreak

  4月25日,當地群眾在搬運樹苗。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幾名那曲市小學的學生在植樹。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幾名那曲市小學四年級學生在搬水準備給樹苗澆水。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在那曲高寒高海拔鄉土樹種培育基地給樹苗剪枝。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pagebreak

  4月25日,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在檢查前幾年種植的樹木長勢。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pagebreak

  4月25日,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在檢查樹木長勢。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在查看樹苗長勢。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pagebreak

  4月25日拍攝的那曲市高寒高海拔一號植樹試種基地的青海雲杉。

  4月25日,西藏那曲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這片高海拔地區再添一抹新綠。

  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由於海拔高、凍土層深、氣溫低、全年大風天氣多發、植物生長周期短等不利因素,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幹部群眾卻從未放棄過種樹的希望。1998年,那曲人民拉開了植樹試種工作序幕。經過20餘年不斷探索和實踐,那曲市現已逐步構建了以高山柳、沙棘為主要試種樹種,烏柳、藏川楊、班公柳、雲杉等為補充的試種種植模式。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