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城丨桂林: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27 15:40:12
來源:新華網

中國之城丨桂林: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

字體:

  這是桂林漓江兩岸風光(2024年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這是桂林漓江兩岸風光(2024年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這是桂林城市風貌(2018年10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這是桂林城市風貌(2018年10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游客在桂林市象山景區游玩(2024年4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暮色中的桂林漓江(2024年10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游客在桂林市獨秀峰下參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碑刻就在這裡(2014年6月29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這是廣西桂林市漓江沿岸喀斯特風光(2022年8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這是廣西桂林市漓江沿岸喀斯特風光(2022年8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這是廣西桂林市城市風光(2022年4月10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這是廣西桂林市城市風光(2022年4月10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村民在漓江陽朔縣興坪鎮段的竹筏上配合游客拍攝視頻(2022年8月25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村民在漓江陽朔縣興坪鎮段的竹筏上配合游客拍攝旅游影像(2022年8月25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這是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拍攝的漓江風光(2018年11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這是桂林市象山景區魚鷹捕魚表演場景(2017年10月24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桂林象鼻山夜色(2013年3月12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桂林象鼻山夜色(2013年3月12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游客乘坐遊船在桂林市杉湖上觀光(2025年3月12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遇龍河風光(2022年4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游客在桂林市榕湖上游覽觀光(2025年3月12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游客乘坐遊船在桂林市榕湖上觀光(2025年3月12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pagebreak

  游客乘坐竹筏在廣西桂林漓江上游覽(2021年11月25日攝)。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廣西桂林市漓江沿岸風光(2021年1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無論是置身山頂、漫步街頭,還是乘船於漓江之上,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親近水。

  桂林的山,不是連綿雄偉的高山,而是亭亭直上,底部相連卻孤峰林立。“桂林山水是中國岩溶山水風景資源精華最集中的體現,是世界上最優美、最獨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觀。”地質學家袁道先曾如此感慨。

  象鼻山、鸚鵡山、老人山、疊彩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雕刻”出了形態萬千的奇峰。2014年,桂林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從天空中俯瞰,桂林中心城區仿佛一座被水環抱的洲島。環城水系,由兩江四湖組成。

  桂林的環城水系,沒有大江大河的波濤洶湧,江面澄靜,倒影迷人。曾經的漁民,如今在這裡當起了“演員”,用竹篙將鸕鶿輕輕拋起,為游客演繹古老的捕魚術。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漓江山水的精華,主要集中在桂林至陽朔80多公里河段。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各異,近岸是翠綠的水草,鳳尾竹搖曳,半空中飄浮的薄霧,籠罩山腰間,山峰隱約可見。乘船望去,漓江兩岸“顯山露水”,基本上看不到高樓。那一刻,分不清是在城市,還是在田園。

  斗轉星移,青山依舊,漓江悠悠。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