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城|蘇州:咫尺乾坤的園林之城-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18 12:33:00
來源:新華網

中國之城|蘇州:咫尺乾坤的園林之城

字體:

  這是蘇州獅子林景色(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這是蘇州獅子林景色(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獅子林參觀游玩(2月26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獅子林參觀游覽(2月26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小朋友在蘇州獅子林體驗製作漆扇(2月26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拙政園內游覽(2024年10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拙政園內游覽(2024年10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拙政園內拍攝寫真(2月25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拙政園參觀游玩(2月25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游客在蘇州拙政園參觀游玩(2月25日攝)。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這是2月26日拍攝的蘇州網師園。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這是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景色(2024年10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內有多座園林。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pagebreak

  這是蘇州獅子林及其周邊景色(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園林之城”的美譽。據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合作交流處處長朱海俊介紹,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現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其中9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從城市規劃圖上看蘇州,這個總面積約8657平方公里的城市,有1.8%是山地、42.5%是水域,分佈得錯落有致——以古城為中心,蘇州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皆有山水綠帶。這樣的城市空間格局被吳良鏞院士稱為“四角山水”。蘇州劃定了山體水體保護線,保護範圍涵蓋每一座山、每一片水和每一條河,“一山一策”“一水一策”的精細保護方案,讓城市山水格局像園林的布局一樣得以活態保存。

  蘇州,一座以營造園林之匠心建設的城市。幾十年來,蘇州古城區和古典園林的保護、修復工作一直在進行。蘇州嚴格控制古城區內建築的高度,所有建築不得超過24米,以保護古城的天際線。數百座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得到有效保護。“我們深入研究歷史,修復和保護園林以傳承文脈。將以園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和體驗到‘詩意棲居’。”蘇州園林設計院榮譽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賀風春説。

  這座千年古城,正以“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嶄新風貌,詮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東方美學。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