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科考隊員張珊對下潛中採集到的生物樣品進行觀察分析。
當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搭載十余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pagebreak
這是結束下潛返回“深海一號”船後甲板的“蛟龍號”(9月11日攝)。
9月11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搭載十余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pagebreak
這是下潛中採集到的金柳珊瑚樣品(9月11日攝)。
9月11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搭載十余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pagebreak
9月11日,“蛟龍號”結束下潛返回“深海一號”船後甲板。
當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搭載十余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pagebreak
9月11日,中外科考隊員在下潛結束後合影。
當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科考期間,“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18次下潛作業,搭載十余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
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