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48歲的梁足英(左)和丈夫在勞作。兩人結婚20多年,養育3個子女(8月9日攝)。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安縣東起鄉銅板屯,56歲的龍革雄(左)和妻子羅桂枝結束勞動,準備回家(4月23日攝)。從2012年起,龍革雄就攜妻帶女返鄉創業。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覺山村,59歲的韋記文(左)和愛人韋青捌在田間勞作。兩人結婚30多年,一直在家種植蔬菜和打零工(8月6日攝)。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45歲的吳新仁(左)和愛人何玉青在自家經營的商店裏合影(5月8日攝)。2007年,吳新仁和何玉青返鄉創業,逐漸成為苗寨的致富帶頭人。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51歲的梁光福(左)和妻子潘妹美坐在家門口乘涼(8月9日攝)。兩人結婚20多年,一直在大山裏耕作。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安縣東起鄉銅板屯,86歲的龍顯星(左)和老伴巫福昭在家門口做家務(8月3日攝)。兩人結婚已54年,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李子為生。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68歲的潘先付(左)和老伴吳妹東勞作歸來(4月12日攝)。兩人結婚30多年,一直在大山裏耕作。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覺山村,59歲的韋記文(右)和愛人韋青捌在田間合影。兩人結婚30多年,一直在家種植蔬菜和打零工(8月6日攝)。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安縣東起鄉銅板屯,86歲的龍顯星(左)和老伴巫福昭在家門口合影(8月3日攝)。兩人結婚已54年,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李子為生。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54歲的吳中新(左)和妻子卜妹對在管護稻田(8月9日攝)。兩人結婚30多年,一直在大山裏耕作。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三都社區,83歲的韋初元(右)和80歲的老伴韋秀依在製作農具(4月16日攝)。兩人結婚50多年,一直經營着鐵匠舖。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廣西融安縣東起鄉銅板屯,82歲的龍耀星(左)和老伴莫杏昭在家門口聊天(8月3日攝)。兩人結婚已60年,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李子為生。
在廣西大山裏,人們在改造家園、發展産業的過程中,辛勤勞作、朝夕相伴。綠水青山見證了無數普通夫妻平淡樸實的愛情,他們也攜手見證了大山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