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北“好江南” 水潤南泥灣-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6/25 18:50:04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北“好江南” 水潤南泥灣

字體:

  從空中俯瞰南泥灣千畝稻田(局部)景觀(6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位於延安寶塔區的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游覽(6月24日攝)。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的動物(拼版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南泥灣千畝稻田景觀(6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游客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游玩(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南泥灣千畝稻田景觀(6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在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內拍攝的白骨頂雞。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pagebreak

  6月24日拍攝的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景觀(無人機照片)。

  陜西延安的南泥灣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近年來,當地通過實施水系連通、水源涵養、生態恢復等措施,對河道、濕地等水環境進行生態治理和有效保護。南泥灣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明顯改善。夏日時節,青山綠水和成片稻田構成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麗畫卷。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