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畫藝人湯傳松:錘筆鐵墨繪丹青-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6/21 22:22:23
來源:新華網

鐵畫藝人湯傳松:錘筆鐵墨繪丹青

字體: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製作鐵畫。

  蕪湖鐵畫又名“鐵花”,源自安徽蕪湖,是一種以鐵片和鐵絲為原料,經紅爐或點焊機加熱後,通過鍛、鑽、焊、銼、鑿等技巧進行塑形,後襯以白底,裝框成畫的工藝品。蕪湖鐵畫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2006年,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蕪湖鐵畫以山水、人物、花卉、蟲魚、飛禽、走獸等為表現內容,謀篇布局上既有國畫、水墨之韻,又有立體造型之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今年80歲的湯傳松,是蕪湖工藝美術廠的技術總監,也是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據湯傳松介紹,鐵畫鍛制工藝起源於鐵匠,需將鐵燒紅,而後使用錘頭趁熱打鐵,將鐵塑造成畫稿中的基本形狀,而後使用銼、鑽等工具進一步塑造,乃至用剪刀、鑷子進行修形,再將各個部位焊接組合,最後裝裱成畫,流程繁多,製作周期較長。

  湯傳松15歲進廠,從學徒做起,憑着對鐵畫的熱愛,他逐漸成長為業務骨幹。上世紀70年代,湯傳松對鐵畫鍛制技藝進行改進,引入經過改造的點焊機取代紅爐冶煉,使得鐵畫的工藝流程得到改進,鐵畫藝人的工作環境得到改善。

  如今,湯傳松致力於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的傳承工作,他將畢生所學所悟傳授給年輕一代的鐵畫藝人,繼續用錘筆鐵墨繪就水墨丹青。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對鐵畫稿進行修改。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製作鐵畫。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經過蕪湖工藝美術廠內的鐵畫藝術墻。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製作鐵畫。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製作鐵畫。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左)在鐵畫工坊中指導徒弟。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這是6月18日拍攝的湯傳松製作的鐵畫作品。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展示製作好的鐵畫樹枝。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右)在鐵畫工坊中指導徒弟。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pagebreak

  6月18日,湯傳松在工作室中製作鐵畫。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