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管窯 楚陶煥新-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5/25 18:53:48
來源:新華網

蘄春管窯 楚陶煥新

字體: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利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畫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學生們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內研學。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利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利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利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pagebreak

  5月25日,在管窯鎮“柿外陶園”窯工小院,制陶工人在畫胚。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是湖北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藝陶産區之一,已有600余年産陶歷史。2007年,“蘄春管窯手工制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近年來,蘄春縣積極對當地産陶老廠房、舊窯棚進行改造,將陶藝與研學旅遊、藝術展覽、非遺傳承和文創孵化相結合,展現管窯的新形象,實現對楚陶的保護與發展,讓管窯百年陶藝文化重煥光彩。

  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