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圖片 > 正文
2023 08/ 02 19:56:23
來源:新華網

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十五年了,那些住在茅草屋中的孩子們怎麼樣了

字體: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2008年11月14日,陶文學(前左)和父母一起站在茅草屋前合影(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下圖為2023年7月30日,陶文學(左一)和父親陶建明(左二)以及繼母和三個妹妹在新居前合影(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2008年,新華社記者張愛林來到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在水弄屯和上保屯,許多村民依然住着茅草屋,有的屋子甚至沒有墻,張愛林用相機記錄下了村民的生活景象,隨後又多次回到這裡,記錄村民生活的變化。

  7月底,“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報道組跟隨張愛林來到水弄屯和上保屯,看看他照片中的人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尤其是那些孩子們,他們怎麼樣了?

  從那坡縣城出發兩個半小時之後,記者抵達龍門山的山脊處,水弄屯就在眼前,位於中越邊界零公里線上。

  在老照片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陶文學的家。在2008年拍攝的照片中,年幼的陶文學和父母站在家門口。從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他們所住的茅草屋的情況:房子主體是四根柱子頂着一片茅草,墻是用竹片做的。柱子上釘兩塊木板用來放鍋碗瓢盆,三根木棍扎到土裏,就是一個灶。

  “沒水、沒電,路也不通。沒有鹽,吃油只能靠自己養豬。”陶文學的父親陶建明回憶起十五年前的生活時説,“吃飯是靠種玉米,拿來磨成粉,然後拿點野菜打個粥。茅草屋很小,全家大大小小同一床一起睡。”

  陶華強和陶文學一樣,因為當時年紀小,已經不記得住在茅草屋裏的情形,只記得後面住磚瓦房的情況。

  2008年底,廣西在邊境開展了“興邊富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12月5日,政府出資為水弄屯修建的水弄新村舉行了盛大的入住儀式,村民們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吹起了蘆笙跳起了舞。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間,廣西對那坡邊境一線共實施道路交通、人畜飲水、茅危房改造、衞生、教育等12大類8801個項目,覆蓋6個鄉(鎮)59個行政村共77246人,有效解決了邊民的行路難、住房難、上學難、飲水難、用電難等問題。2009年4月7日,那坡縣第一所特少數民族寄宿制小學在水弄屯揭牌,陶文學和陶華強後來都成為了這個小學的學生。

  黨的十八大以後,隨着精準扶貧的實施,水弄屯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再次升級:政府出資幫助水弄屯的村民建設了鋼筋水泥的樓房,加建容量更大的蓄水池,房前屋後配置儲水凈水的“水坦克”裝配式蓄水池,寬敞硬化的通屯路上豎起了太陽能路燈桿。

  “政府幫建的房子也大了,夠住了。”陶建明説,“現在的房子又比磚瓦房好多了,不漏風,不漏雨,什麼都好。”

  經過持續奮戰,廣西邊境地區貧困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變。如今,在政府的幫扶下,陶文學家養了兩頭牛、一頭豬,還有十多只雞。“養牛、養豬都有補助,連養雞也是有補助的。”陶建明説,加上國家的各種補貼補助,他一家的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

  陶華強今年剛剛初中畢業,準備上技校,陶文學已經是百色農校計算機專業2年級的學生。陶文學説畢業後既想到深圳打拼,又想回到水弄屯幫助故鄉發展。

  “我們祖祖輩輩就是這樣的,到孩子們這一代,希望他越走越遠。”陶建明説。

  2009年7月14日,張愛林在上保屯為13歲的吳星海拍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他正扛着一擔藥材下山。“找一點藥材去賣一點錢,很重的,要走四五公里、兩三個小時到公路邊去賣了,買點兒糖果吃。那時候很艱苦,我們去上學,一個星期老人就給5毛零用錢。”吳星海扛的是一種藥藤,一公斤能賣5毛錢,他扛5、6公斤賣得兩三塊錢。

  吳世榮在老照片中笑瞇瞇的,當時他正在放牛。“我必須放牛,然後爸媽才有時間去做別的工作。”從有記憶開始,他的生活就是在放牛,也因此他10歲才上小學,後來吳世榮也早早放棄學業,開始打工掙錢。

  政府出資幫助上保屯的村民們建房,每戶有兩萬塊錢,可以建一層平房。“我去打工賺錢,然後就寄一點錢過來給老爸擴建這個房子,因為房間不夠睡。”

  吳星海也在中專二年級時輟學。“我是想上學,家裏撐不起,沒畢業就出來了。”輟學後的吳星海和吳世榮都來到了廣東,他們用打工掙錢把自己家的房子越建越高,越建越漂亮。

  吳星海在幾年前回到故鄉,娶妻生子,然後用打工時學會的水磨石手藝給附近的村民提供服務,就這一項,一年也有3、4萬的收入。他家的裝修也是他自己完成的,地板磨得光可鑒人。

  通過打工掙錢以及養牛、雞、鴨等的收入,吳世榮家的房子在幾年之間,從一層平房不斷“長高”,現在已有兩層半。記者來到吳世榮家的時候,他正在把放在陽&晾曬的玉米裝袋搬到樓下——這些玉米不再是餐桌上的食物,而是專門給牛、雞、鴨的飼料。吳世榮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在屯裏開了一家雜貨舖,自己則在附近打工,一邊賺錢,一邊照顧孩子。

  看著馬上就要上小學的大女兒在玉米堆上玩耍,吳世榮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她能上到幾年級我都支持,如果能上到大學更好,我更開心。”

  2009年7月,張愛林為上保屯茅草屋中的陶文勝夫婦拍過一張照片。當我們來到陶文勝家時,卻得知他的妻子剛剛過世。

  悲傷之餘,記者意外發現,陪我們一起來採訪的鄉幹部,就是陶文勝的外孫——上保屯第一個走出茅草屋考上大學本科的吳建英。

  看著老照片,吳建英有些傷感,思念外婆,也想起了曾經的茅草屋歲月:“風大的時候,屋頂的茅草竟然被吹飛,我爸冒着雨去修。茅草是織成塊狀的,有時候還有老鼠在上面打窩子。”吳建英回憶説:“特別難忘的,只要颳風下雨,家裏就要用很多桶來接水,包括吃飯的盆,我們一家四口躲在角落裏等雨停,睡也睡不了。那時候我還小,最怕的就是下雨。”

  對於好學的吳建英來説,更大的難題是沒有電。“因為沒有電,晚上7點多天黑我們就上床睡覺,早上老人起來用刀砍豬菜的時候點上煤油燈,我就起床在旁邊看書。”

  當時上保屯還沒有修路,吳建英每週都要背着鍋、糧食和用來做菜的黃豆步行兩個多小時到另一個屯上學,平時住在親戚家,周末才回家。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初中住校。也是在這個時期,由桂林市政府捐資250萬元,在山下公路旁為上保等幾個屯的村民建設了一個名為“桂林新村”的安置區,吳建英家和外公外婆家都搬到了山下新房子裏,還分到了水田,餐桌上開始出現米飯,吳建英學習的勁頭更大了。

  “當時讀書條件比較辛苦,但我們也是只有一心讀書這條路,因為成績還可以,所以獲得的補助也比較多,上高中然後到大學都是有補助的。”

  在國家的幫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大學畢業後,2017年吳建英考上了公務員,成為上保屯所在的百南鄉的鄉幹部,開始回報故鄉的養育之恩。

  “第一個想法就是改變大家的觀念,讓大家都覺得讀書這條路有用。第二我想把我們的苗族文化繼續發揚,甚至把這裡打造成文旅融合的旅游點,讓農民能夠在家門口掙錢。”吳建英説,目前桂林新村所在的片區,每年都有10人左右能考上大學,屯裏好多大學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為了扶持孩子讀大學。

  吳建英説,他很有信心把故鄉建設得越來越好。

  這就是5個曾經生活在茅草屋中的孩子的故事,茅草屋的生活已成往事,但那段艱難的歲月成為鞭策他們不斷努力前行、奔向夢想的動力。

  新華社發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 】
01002005057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