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見證,荒漠變綠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17 17:30:08
來源:新華網

衛星見證,荒漠變綠洲

字體:

6月17日是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幹旱日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

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荒漠化防治

是關係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

封禁保護沙化土地2658萬畝

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實現了由“沙進人退”

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為全球荒漠化治理

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俯瞰浩瀚的騰格裏沙漠腹地

60多年前

被譽為“治沙魔方”的麥草方格

在這裏被創造出來

確保了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的暢通

並成為中國最早向世界輸出的治沙方案

▲衛星視角下的包蘭鐵路。圖片來源:新華社

塞罕壩意為“美麗的高嶺”

歷史上曾是森林茂密的皇家獵苑

後因開圍墾荒、大肆砍伐、連年戰火

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1962年,國家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

60年,三代人

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

如今已變成115.1萬畝的人工林海

時光在這裏見證了一場“人間奇跡”

庫布其沙漠猶如一根弓弦

橫亙在黃河“幾”字彎上

曾被稱為“死亡之海”

經過多年治理

庫布其沙漠植被覆蓋度達53%

▲庫布其沙漠2000年7月與2019年7月植被指數對比圖。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産業

昔日的不毛之地

正變成綠色發展的“金山銀山”

八步沙位于騰格裏沙漠南緣

曾是甘肅省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

狂沙席卷,吞噬農田和村莊

1981年

作為“三北”防護林前沿陣地

古浪縣著手治理荒漠

6位農民組建起集體林場

成為第一批治沙人

四十多年後

“風沙毀良田,大漠無人煙”的八步沙

變成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屏障

衛星圖上的毛烏素沙地

逐漸變成了綠洲

30多年來

這裏的人們治沙造林60多萬畝

控制流沙面積100多萬畝

將綠色向東推進了幾十公里

右玉向西、靈武向東、延安向北

毛烏素沙地1萬多平方公里流沙止步生綠

80%水土不再流失

茫茫荒漠變成一片綠洲

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已經用行動告訴世界

荒漠化的擴張可以被遏制

荒漠化的解決方案也存在著

只是亟須行動與合作

攜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運共同體

不要讓我們的未來枯竭

 

策劃:劉娟

監制:李曉雲
編輯:王鑫蓉 馬宇聰
設計:李權

衛星技術支援: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航太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影像來源:

吉林一號 高分一號 高分二號 資源三號 天地圖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馬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