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丨北京為何能成為“雙奧之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2/08 19:10:31
來源:新華網

地理+丨北京為何能成為“雙奧之城”?

字體:

  2022年冬奧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北京成為歷史上首個同時舉辦夏奧會與冬奧會的城市。北京為何能摘得“雙奧之城”桂冠?背後有哪些地理因素和優勢?思客通過分析北京及周邊的氣候、地理因素,展現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北京冬奧會賽區分佈示意圖。

氣候適宜

  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冬奧會對氣候有着嚴苛的要求。翻閱歷屆冬奧會的舉辦地,我們發現這些城市基本上都處於北緯40度到北緯70度之間,舉辦時間一般在2月份,氣溫-17℃-10℃是冬奧會舉辦的理想溫度。

  北京能成為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是受北京的氣候特點決定的。

  北京的地理緯度為北緯40度左右,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所以從奧運會比賽項目來看,夏季、冬季的賽事均適合在北京的冬夏季舉辦。

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氣候示意圖。來源:中國天氣

地形優勢

  冬奧會雪上項目本身就對自然地理條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其中,高山滑雪、雪橇、雪車等項目要求場地落差要大。比如高山滑雪賽道距離一般為3000米左右,但它要求場地落差要達到800至1000米,因此這類項目往往選擇在山地舉行。

圖為以第23屆冬奧會比賽場地為參考繪製的示意圖。

  延慶賽區地處北京西北部的延慶區小海坨山區,考慮到延慶小海坨的有利地形條件,這裡獨立承擔本次冬奧會的高山滑雪項目。

  北京延慶賽區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共建設7條雪道,依託小海陀山天然山形規劃建設,全長達到21公里,約900米落差,3000多米坡面長度,天然“山石”作為賽道主要要素,這一特色及賽道本身的難度將確立延慶海陀山滑降賽道在世界高山賽道中的地位。

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四大場館。來源:吉林一號

  除了北京賽區、延慶賽區之外,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的張家口賽區承擔了大部分雪上項目的比賽,國家跳&滑雪中心“雪如意”坐落在山間臂彎,與“冰玉環”、冰雪小鎮相互呼應,共同見證這場冰雪盛宴。

使用國産衛星數據製作的崇禮冬奧中心夜景。

  適宜的氣候條件再加上天然的地理優勢,讓北京及周邊城市成為一片“天然冰雪場”,這裡正敞開懷抱,見證並期待着選手大展身手。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聯合出品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編輯:郭建偉 祁麗君
衛星技術:賈博文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陳甫副研究員 
製圖:李權
校對:崔祎璁

衛星技術支持單位: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
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

衛星數據來源:
吉林一號 

【糾錯】 【責任編輯:祁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