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已過半程,“半年考”交出穩健答卷。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5%。隨着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各地各部門持續推出一系列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支持,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線上線下招聘市場熱度均明顯回升。
正值畢業季,Z世代成為當下職場的新生力量。這群成長在中國經濟騰飛年代的“後浪”們,在擇業觀上更加多元且自由、務實又理想。
“興趣就是工作,多彩會更精彩”,彰顯個性的靈活就業方式受到青睞。作為互聯網原住民,Z世代大都自我意識強烈,對新事物有較高的接納度。與老一輩鍾情於“鐵飯碗”不同,他們更樂於突破傳統的工作模式,追求自己的價值感,“把興趣變成工作”是他們的職場宣言。正如網民所説,他們需要的不是在螺螄殼裏做道場,而是星辰大海。
注重工作的“裏子”,鍛煉人、發展空間大的工作受到更多關注。不少Z世代在擇業時更加注重自我成長和提升,良好的學習機會和成長空間是他們選擇理想工作時的重要衡量指標。“工作是給自己做的”“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不想在清閒中磨滅意志” 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聲。
希望成長為“一專多能”“多卡多待”的“斜杠青年”,跨界求職成常態。數據顯示,有54.4%的Z世代求職者&&打算或正從事的工作與其所學專業的對口性僅呈弱相關甚至不相關。他們更加注重工作帶來的新鮮感和價值感,在更多的崗位和空間中尋找新的職業選擇。他們更加認同“技能才是硬通貨”的觀點,想成為多面手、多職業、跨界的“斜杠青年”。
更加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追求平等、更有主見。Z世代大多生活在相較父輩更加優渥、開放的環境下,他們對自身幸福和心理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數據顯示,在“就業吸引力要素”排名榜單裏,“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位列第二名,不少年輕人更青睞人性化、合理的工作制度。這一點從招聘方式上就能窺見一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中國Z世代求職趨勢調查報告(2021)》顯示,63.7%的人&&更傾向於通過線上的方式優先與招聘人員進行溝通。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不懼怕權威,更加傾向於扁平化、平等化的求職方式。
“長長的路更要慢慢地走”,“慢就業”“間隔(gap)年”現象更加普遍。Z世代大多沒有急切的“養家糊口”需求,因此“畢業即工作”的擇業觀漸漸松綁,許多人畢業後更希望錨定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對理想工作有着自己個性化的理解,並願意為之承受壓力、付出努力。“放慢步伐,只為更堅定前行”。
▲求職者在活動現場了解招聘信息。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今年的就業壓力確實比較大。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隨着畢業季的到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碩士研究生成為一線生産操作崗員工、外賣小哥等凸顯就業結構性矛盾的話題也常常引發網民討論,還有網民説“工作不對口、慢就業、靈活就業都是沒辦法的辦法”。
因此,一方面需要繼續引導年輕人樹立健康、正確的擇業觀念,另一方面延續實施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鞏固就業穩定的態勢。各方共同努力,呵護Z世代的就業“小目標”。
策劃:劉娟
作者:宋敏榕
編輯:黃潔心
設計:趙薇
校對:解軼鵬
聯合出品: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