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28 18:07:02
來源:新華網

一個案例勝千言,數説民法典頒佈一周年丨思客數理話

字體: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權利保障的宣言書”

“中國法律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部頭”

這一連串無比重要的頭銜,説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021年5月28日,是民法典頒佈一周年。7編、1260條、超10萬字的民法典,每一個字,都以你我為中心設計,為你我而書寫。今天,讓我們通過大數據,回顧民法典頒佈後的這一年。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

▲從審議通過到正式施行,民法典相關話題熱度整體呈上升趨勢。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老百姓終於有了過日子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頒佈前,我國已經有了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等民商事單行法。隨着時代發展,分散式、碎片化的民商事法律格局已經不能適應實際的需要。

貫徹實施好民法典,首先需要完善配套規則,解決民法典施行後新舊法律和司法解釋銜接適用問題。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7件新的司法解釋,涉及適用民法典的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還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開展了一次大清理,其中111件予以修改、116件廢止失效。這些工作,因應了司法實踐之需、社會之需,為“切實實施民法典”做好了充足準備。

一個案例勝千言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根據北大法寶數據統計,137例民法典各案由的“第一案”中,民事案例有134例,總佔比為97.8%,涉及7種一級案由。其中,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最多,有62例;其次是婚姻家庭、繼承糾紛35例。

137例民法典各案由的“第一案”中,基層人民法院審結的案件數量最多,共計128例,總佔比為93.43%;其次是中級人民法院有7例,總佔比為5.11%;專門人民法院有2例。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民法典實施第一案”與高空拋物問題有關。高空拋物是“懸在城市上空的痛”,69歲的庾某某在小區花園內散步時,一瓶礦泉水從天而降,庾某某受到驚嚇摔倒受傷。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認為,高空拋物和原告受驚致殘有直接因果關係,應由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這起案件釋放了司法部門對高空拋物等不文明行為嚴懲不貸的積極信號。

縱觀民法典施行後各地、各案由的“第一案”,無不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各地陸續審結民法典第一案,讓民法典所宣示的公平正義更加切實可感。

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民法典時代已經到來,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為我們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思客調查顯示,民法典中婚姻、物權、侵權責任等相關內容較受關注。有71.26%的受訪者對民法典“婚姻家庭”內容感興趣,有受訪者説“結婚之前我把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離婚冷靜期的關注度確實很高”。有70.11%的受訪者更為關注民法典“物權”內容,“我們小區業委會依法為居民拿到電梯廣告的收益”“居住權很重要”等留言時有出現。

對“侵權責任”內容較為關注的受訪者則佔66.67%,有網民説“對網絡侵權有了細緻的規定,棒棒噠”。上述內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民法典為調整一切民事主體的人身和財産關係提供了基本依據。

民法典為各種各樣的民事行為提供了指引和規範。網民認為,民法典對工作、住房、婚姻等方面産生了影響。思客調查顯示,54.02%的受訪者認為民法典對於工作方面影響較大。認為民法典對住房、婚姻有較大影響的受訪者分別佔51.72%和49.43%。另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民法典對養老、學習産生影響。

民法典的實施,為民事主體全生命周期編織“保護網”、為全領域活動穿上“防護服”。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從婚姻家庭到物權債權,大到對公民財産權、人格權的保護;小到霸座、手機收集信息、電梯廣告收益……民法典施行以來,民事主體的權利保護得到強化。在民法典的保障下,讓每個人都能收穫更多幸福感與安全感,未來可期。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湯輝
作者:解軼鵬
編輯:黃潔心
設計:趙薇
校對:王鑫蓉
聯合出品: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糾錯】 【責任編輯:黃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