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北論英雄”破壞教育生態-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7/18

14:2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評論

“以清北論英雄”破壞教育生態

2025-07-18 14:27:0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6版 評論

  今年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三名高考學生未填報清華、北大志願,老師在群聊中發表不當言論表達不滿。事後,涉事老師在學校作出檢討,向學生和家長致歉。最終,三名學生已按個人意願完成志願填報。

  此事雖已畫上句號,思考卻不應止步。已有不少年頭了,每逢高招季,一些中學的“清北率”都會成為話題,或網絡熱炒,或竊竊私語。雖然禁令之下,各地不再宣傳“高考狀元”“名校喜報”,但社會上對“清北率”的追捧熱度不減。有的縣城裏,連出租車司機都能精準報出當地高中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數量。

  在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中,雖然分數、升學率、包括清北在內的名校錄取率不能公開“登堂入室”,但一些地方的所謂“重點高中”圍繞這些卻一直在“暗中較勁”。有的學校,為衝刺“清北率”,將骨幹教師等重點教學力量向少數“尖子生”傾斜,有的學校為提高“清北”考取率,提供高額獎金吸引高分考生復讀。對教師而言,所教班級能否出現“清北生”,可能直接決定其能否領取專項獎金、職稱職務晉陞、在下一屆“尖子班”任教等待遇。這種評價機制,極易加劇教師和學生的焦慮和“內卷”,一旦出現“學生能上‘清北’卻放棄”等情況,教師難免心態破防。

  “以清北論英雄”反映出教育評價的極端狹隘。若讓有多少學生考上“清北”成為學校聲譽所繫、老師能力證明,容易滋生一系列畸形現象,讓基礎教育難以擺脫“應試”魔咒,讓黨和政府為建設教育強國、促進教育公平作出的一系列部署、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不能真正落地,與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背道而馳,破壞基礎教育生態。

  不僅如此,“以清北論英雄”也在破壞我們的高等教育生態。清華、北大固然是翹楚,但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高等教育應該是一個豐富多元的體系,需要一大批各具特色、各擅優長的優秀高校,群峰競秀為國培育英才。

  必須指出,“以清北論英雄”並不是從來就有的現象。從前,熱愛天文的學生首選是南京大學,有志於新聞的學生首選是復旦、人大,有志於航空航天的學生首選北航,有志於醫學的首選協和,等等。這才是健康的教育生態。可見,“以清北論英雄”,不符合國家發展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要樹立理性多元的人才觀和教育觀。同時,要在全社會樹立“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為“以清北論英雄”降溫,營造尊重多元發展的社會氛圍。當務之急,要堅決叫停各種圍繞“清北率”所設置或變相設置的“利益挂鉤”,讓教育回歸立德樹人的本質。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李勁峰 黃浩然)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學生,一系列,英雄,教師,首選,學校,評價,有志於,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