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當學“苔花”
徐文秀
清代著名學者袁牧在《苔》中寫道:“白日不到處,青青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中把苔花志存高遠、蓬勃向上和勇於拼搏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以巨大的激勵和鼓舞,也給人深深的啟迪和思考。
苔花雖小,卻不“緲小”;苔花雖弱,卻不脆弱。在爭奇鬥艷的百花園裏,人們更多地感嘆梅花“香自苦寒來”,讚美牡丹花“眾香國裏最壯觀”,羨慕“人面桃花相映紅”,感慨菊花“我花開後百花殺”等等,卻不知道禮讚苔花,更不知道從“苔花精神”中去汲取做人做事的力量。茫茫人海,蕓蕓眾生,有許多如苔花般“不起眼”的人,他們雖自信“平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因自甘平庸,自甘出身草根而心安理得成了草包,不能像苔花一樣,志存高遠、心有夢想,活出精彩的樣子,讓人唏噓和喟嘆。
學“苔花”,就要有小人物乾大事情的氣魄和勇氣。在植物世界裏,苔花“如米小”微不足道,是名副其實的“小人物”,但它依然像那高貴的牡丹一樣熱烈綻放。小人物也能乾大事情,這在很多人眼裏似乎不可思議。其實,乾大事情並非幹多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只要把本職工作或手頭上的事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做出貢獻、價值和影響力來,就是在乾大事情。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有位普通快遞員自發組織志願者團隊,為醫護人員解決出行、用餐問題,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成了武漢抗疫的“生命擺渡人”,展現了普通人的非凡勇氣。現實中,類似這樣的“小人物”屢見不鮮,他們憑藉勇氣、智慧和堅持,創造了改變現狀乃至世界的壯舉。小人物也有大能量,只要心存夢想、積極作為,依然能創造奇蹟。
學“苔花”,就要有平凡中見不平凡的衝勁和頑強。契訶夫説:“在平凡中尋找永恒,在塵埃裏看見星辰。”真正的非凡在於讓平凡閃閃發光。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放棄大城市工作,回到廣西百色扶貧,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帶領村民種砂糖橘、修路,使貧困率從22%降至2.7%,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四川大山裏的鄉村郵遞員王順友,一個人、一匹馬,走了32年郵路,詮釋了一個郵遞員的“活地圖”人生。平凡是一種常態,過日復一日的生活,做按部就班的事,要想超越平凡、鑄就非凡則需要一股子闖勁、幹勁和韌勁,只有這樣,平凡才不會平庸,才能書寫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學苔花,就要有艱難困苦環境下逆風飛揚的能力和本事。苔花生長在和煦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苔蘚仍舊長出綠意來,不因環境的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校長媽媽”張桂梅,拖着身患23種疾病的身體,在大山溝創辦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15年家訪10萬公里,把18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改寫一代人命運,用生命成就無數女孩未來。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惡劣的環境要麼壓垮人要麼造就人,有本事的人則是適應環境、改變環境和塑造環境,環境再艱難、再惡劣,也要千方百計求生存、圖發展,不屈不撓、逆風飛揚。
人當學苔花,不但是因為它應該學、可以學,更重要的是它值得學。學它頑強的意志、堅強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活出各自的精彩和價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