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高考錄取場:一紙錄取結果如何“誕生”
據新華社重慶7月22日電(記者周思宇)當前,各地高校招生工作正在火熱進行。考生的志願是如何檢索、投檔的?錄取場內部如何分工運作?22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組織“走進2024年普通高考錄取場”活動,記者和10名考生一起,見證“神秘”的錄取過程。
一紙錄取結果是如何“誕生”的?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錄取過程大致可分為投檔準備、投檔、高校審錄、錄檢、生成錄取名冊5個階段。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高考處副處長肖燦介紹,投檔前,考生的基礎數據由計劃投檔組多名工作人員校核,確保準確;投檔過程中,還將根據招生計劃多次校核高校的投檔原則和要求,確認一致無誤後才正式投檔。
隨後,便進入高校審錄環節。高校將擬錄取或擬退檔結果提交後,將再次由政策錄檢組審核確認。記者在重慶市2024年普通高考錄取場看到,來電聲此起彼伏,政策錄檢組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核對每所高校的擬錄取和擬退檔情況。
“對於投檔到每一所院校、每一個專業的每一位學生,我們都嚴格依據高校章程、招生計劃備註等進行審核,並與高校雙向確認,做到‘錄取有理、退檔有據’。特別是對於退檔理由不充分的,要求學校認真復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政策錄檢組組長鄧明琳説。
錄檢結束,一所高校的新生名冊便正式“出爐”。今年,重慶市普通高考錄取首次採用防篡改加密的電子新生名冊,通過交互&&發送給高校,由高校自行下載。相較於以往打印後郵寄的模式,工作效率得到較大提升。
公開、公平、公正,是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生命線。近年來,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積極暢通信息渠道,通過考試院門戶網站、重慶招考公眾號等渠道及時、全面、準確地公開招生政策、錄取程序、錄取結果等。同時嚴密管理信息數據,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實時監控考生信息數據庫、錄取系統,實行網上審計,對數據的變動及時預警。
“以前以為高考錄取只有投檔和錄取兩個環節,參觀後發現整個流程比想象中複雜許多。”重慶考生張樂夷説,她21日已在官方網站查到被南京大學錄取,期待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