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草地周刊

唐蕃古道:從隱入塵煙到再度輝煌

入藏新通道觀察

2024-07-19 17:23:56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草地周刊

  ▲2024年5月12日,瀾滄江上游玉樹州囊謙縣娘拉大峽谷入藏公路。

  ▲2024 年5 月10 日,國道345青藏中線穿越玉樹州雜多縣境內三江源國家公園風光。

  ▲2024 年5 月12 日,瀾滄江上游玉樹州囊謙縣娘拉大峽谷入藏公路。

  ▲2024 年5 月10 日,新開通的國道345 青藏中線沿途玉樹州雜多縣三江源國家公園壯美風光。圖片均為本報記者黃豁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黃豁 王浡 周盛盛

  “此生必駕318,一路向西去拉薩。”在川藏南線(G318)上常見的這句標語,足以體現國道318在自駕旅游群體中受歡迎的程度。

  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川藏南線(G318),因景色壯美與路途艱險,而成為最知名的進藏線路。它與另外5條公路:川藏北線(G317)、青藏線(G109)、新藏線(G219)、滇藏線(G214)、滇藏“丙察察”公路(雲南丙中洛至西藏察隅)一起,構建起東西南北的入藏通道。

  其實,在高山峽谷、雪山草原之間,還有一條連接雪域高原與中原內地的千年古道,在歷史長河中時隱時現,卻始終綿延不絕。這就是跨越今陜西、甘肅、青海和西藏4省區的唐蕃古道。

  今年1月,國道345青海玉樹州雜多段與國道317西藏那曲市巴青段的連接路通車,標誌着與唐蕃古道高度重合的“青藏中線”徹底貫通,這段路程最短、風光絕美的入藏通道一開通就受到不少自駕游客的追捧。

  同時,在青海“南大門”玉樹州囊謙縣,國道214穿越的瀾滄江上游峽谷間,由唐蕃古道發散而出的各種“小眾”通道,隨着旅游業的發展,也日益活躍,使“青藏南線”如辮狀水系般滲入曾經的秘境鄉村,串起一路遺世獨立的美景。

  唐蕃古道這條歷史最為悠久的進藏通道,從無比輝煌到一度隱入塵煙,在新的時代又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入藏新通道。

  歷史之路

  從唐蕃古道重鎮到進藏新節點

  長江之源通天河流域,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巴塘鄉,漢藏結合風格的文成公主廟依山崖而建,廟宇輝煌,經幡獵獵,在高原燦爛的陽光中熠熠生輝。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取道青海進藏時,曾在此山谷休整停留一月,命工匠在岩崖上雕刻出9尊佛像,並留下了教當地藏族人民耕作與紡織的動人傳説。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聯姻,金城公主入藏又經過此地,見文成公主原刻佛像被風雨剝蝕,遂令隨從於佛像上蓋一殿堂,成為玉樹地區最早的佛殿。這座見證了漢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古寺,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

  機車的轟鳴聲沿着國道345由遠及近,一列風塵僕僕的摩托車隊駛來,操着“港普”的車手們熄火下車,摘下頭盔,抖一抖身上的灰塵,鄭重地走進文成公主廟。從西安出發,由青海入藏,目的地拉薩,這群香港來的游客沿着文成公主進藏路線一路騎行。“這條古道不僅風景很靚,而且歷史古跡眾多,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如同在中華文化中一路暢游。”一名騎手告訴記者,當聽説國道345“青藏中線”開通消息後,他們就立即啟動了這趟“重走唐蕃古道”之旅。

  青海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發揮着承東啟西、聯疆絡藏、溝通南北的重要作用,“絲綢之路”南道與“唐蕃古道”在此交會,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之稱。特殊的區位優勢,使青海成為歷史上溝通青藏高原與中原內地的主要通道必經之地,唐蕃古道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內,曾出現“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的盛況。

  地處三江之源、青川藏三省區交界的玉樹州,是唐蕃古道上的重鎮。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藏語意為“貨物集散地”,位於西寧與拉薩連線的中點,自古既是康巴地區重要貿易集散地,又是進出西藏的門戶,見證了唐蕃古道的恢宏繁盛,飄揚着茶馬古道上的悠悠茶香,更鐫刻下各民族千年交流的輝煌歷史和團結印記。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1954年青藏公路通車,這條全線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路”成為進出西藏最繁忙的通道。進藏線路的重心西移,使青海西部的格爾木從一個柴達木盆地中荒蕪人煙的戈壁灘,迅速成為青藏線上的交通樞紐城市。時至今日,進藏物資仍主要依靠青藏公路這條大動脈輸送。遠離青藏公路大動脈的玉樹以及唐蕃古道則歸於寧靜,從曾經最熱的進藏線路變為“小眾”之路。

  近年來,隨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西藏與內地的通行時間、空間距離不斷縮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新的需求不僅倒逼舊有通道提檔升級,也催生出新的通道和新的節點城市。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以玉樹為重要節點的國道345就是這樣一條橫貫中國的進藏新通道。其起點為江蘇啟東市,終點為西藏那曲市,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8省區,全長超過3000公里。從繁華城市到雪域高原,從富庶平原到美麗山村,從長江之尾到長江之頭,中國遼闊的國土上自東到西各具特色的風物被這條公路一一串起,像是一曲跌宕起伏又綿延悠長的交響,而最後的樂章,是神秘而美麗的西藏。

  巧合的是,國道345青海玉樹至西藏那曲段幾乎與唐蕃古道完全重合。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蕃古道青海玉樹段由“截支川(今玉樹州雜多縣子曲河谷)……又經乞量寧水橋(今雜多縣當曲),至大速水橋(今西藏那曲市聶榮縣索曲),三百二十里至鶻莽驛(今聶榮縣),唐使入蕃,公主每使人迎勞於此”。

  作為青藏南北中三條通道裏的“青藏中線”,這條沿着舊時唐蕃古道修建而成的道路,現在不僅是入藏新通道,也是連通青海、四川、甘肅三省涉藏地區的大動脈。“這是目前進藏路程最短、平均海拔最低、行車路況好的新通道,沒有青藏線(G109)那麼長的多年凍土路段和那麼多高海拔埡口,綜合下來,司機們能節省最少半天的行車時間。”玉樹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高紅凱説,自開通以來,這條路上的車流量與日俱增,成了司機們口口相傳的進藏“捷徑”。

  從西寧出發,經玉樹由新開通的國道345“青藏中線”到拉薩,比經格爾木的青藏線(G109)要縮短近200公里。記者實地走訪發現,與青藏線需翻越唐古拉山口等諸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埡口相比,國道345主要穿越青海三江源地區與藏北草原,地勢相對平坦,翻越的最高埡口僅海拔4000余米。與車流徹夜不息、經常堵車的青藏線相比,國道345幾乎暢行無阻。

  “青藏中線”使唐蕃古道以新的方式重新活躍起來,也使玉樹成為進藏新節點。今年5月,佔地近5萬平方米的玉樹市綜合産業創業物流園建成投運,這座集倉儲物流、冷鏈加工、貨運保障、特色農産品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物流産業園區將為青藏通道上的物流運輸提供堅實保障。

  “全市62個行政村全部在這座物流園有入股,不僅能為進藏的貨車協調組織貨源、提供各類運輸保障,當地出産的牦牛肉、蟲草等産品也可以借助物流園流向更大的市場,群眾也能因此增收。”玉樹市市長扎西旺加介紹,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20家,園區投産運營後,預計可帶動約5000戶農牧戶增産增收。

  “目前,園區貨物分揀能力可達到日均10萬件左右,其中不少將發往西藏拉薩、四川甘孜等地。”玉樹市郵政公司負責人才仁桑周説。民營物流企業雷劍物流玉樹分公司負責人代來也感受到了變化,他説,過去從玉樹到西藏道路很不方便,直接發往西藏昌都、那曲的貨物很少,都是發到青藏邊界,再由買家自行取貨,“青藏中線貫通後,走這條路既便捷又安全,貨物就能直接送達客戶”。

  秘境之路

  “不走尋常路”的入藏新通道

  發源於玉樹州雜多縣的瀾滄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切穿橫斷山脈,以大自然的偉力雕蝕出或雄奇險峻或曲折幽深的高山峽谷。千百年來,這些天然的峽谷也是人類貿易往來的通道,唐蕃古道、茶馬古道、古鹽道等將峽谷之路串聯成網,跨越川滇青藏,突破青藏高原東南橫斷山區崇山峻嶺,形成了千百萬細如絲線的小道。

  地處瀾滄江上游的玉樹州囊謙縣,自古扼守青海進入西藏的“南大門”,國道214“青藏南線”貫穿全縣。從地理上看,囊謙縣可謂“激流之城”“峽谷之城”,瀾滄江正源扎曲、瀾滄江支流孜曲、巴曲、熱曲、吉曲等5條河流貫穿全境,形成香龍溝峽谷、尕爾寺峽谷、然察峽谷、達那峽谷等近20條峽谷。除國道214由此進入西藏昌都外,兩村間的傳統通道就有五六處,還有大量穿行峽谷、跨越激流的秘境之路。

  隨着農村公路建設的提檔升級和個性化旅游需求的迸發,這些國道214之外的秘境之路,越發凸顯其深度游的價值,成為“不走尋常路”的入藏新通道。

  “囊謙縣城—瀾滄江娘拉峽谷—娘拉鄉—西藏昌都卡若區”的穿越線路,就是新近吸引游客的探險之路。瀾滄江奔騰咆哮,兩岸高山竦峙,一條壁挂公路在懸崖絕壁間蜿蜒,峰迴路轉,一步一景,步步驚心,狹窄的砂石路面每次會車都是考驗。當穿過重重“石門關”,一個被瀾滄江環繞的藏族村莊宛如世外桃源,佇立在峽谷&地上,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綠意盎然。

  “娘拉”在藏語中意為“翻山越嶺的地方”,地如其名,過去因為道路艱險,山河阻隔,這裡成為少有游客涉足的秘境。雖地處偏遠,但位於瀾滄江河谷中的娘拉是囊謙縣海拔最低的鄉,光熱氣候條件好,盛産珍稀的黑青稞,素有“藏酒之鄉”美譽。

  “我們一直都是囊謙的糧食主産區之一,現在利用溫室大棚還能種出西瓜、草莓等水果了。”娘拉鄉鄉長尕瑪求周説,隨着道路條件的改善,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娘拉峽谷開始吸引游客由此入藏,人們不僅能看到激流壯闊的瀾滄江、雄偉險峻的壯美峽谷,還能感受獨具特色的藏式傳統村落和康巴文化。

  “囊謙縣城—白扎鄉尕爾寺大峽谷—西藏昌都類烏齊縣”的穿越線路,則是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之路。奇峰異石、森林古木、峽谷溪流、草場野花、珍禽異獸,立體而多元的景觀富集於一地,使人如同穿行在巨大的“山水盆景”之中。

  峽谷中的尕爾寺,是一座“鑲嵌”在海拔3700米懸崖絕壁上的藏傳佛教寺廟,因其令人震撼的遺世獨立景觀,成為不少游客前來打卡的新晉“網紅”寺廟。

  尤其讓人稱奇的是,獼猴、岩羊等野生動物常年在寺院周圍休憩覓食,與村民、僧人成了朋友,毫不懼怕人。記者在此就偶遇一群獼猴,一見我們拿出水果和麵包,就大膽地前來討要,你不給,它也不搶不鬧。“這裡的猴子與人和睦相處久了,很‘講禮貌’,不怕生也不欺生,只要游客給食物,它們就會湊上來。”當地幹部説,現在不少游客專門來這裡感受野生動物與人、村落、寺廟的和諧共生,偶爾還能在峽谷周邊看到雪豹等珍稀動物。

  在尕爾寺峽谷,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正為景區規劃和開發做實地調研。團隊負責人&&,這裡的旅游資源十分獨特,隨着囊謙進藏通道的建設,尕爾寺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記者走訪發現,從囊謙縣城到尕爾寺約70公里,從尕爾寺沿峽谷往南20公里即為西藏昌都類烏齊縣,這是一條進藏捷徑。囊謙縣縣長西然江措介紹,縣裏將尕爾寺大峽谷作為一條入藏的精品旅游線路打造,邀請專業團隊完成尕爾寺大峽谷生態旅游景區整體規劃及旅游策劃、生態旅游、生態體驗、自然教育項目,剩下的20公里砂石路也將改造升級硬化,形成青藏旅游環線。

  “隨着‘青海玉樹—囊謙—西藏類烏齊—昌都’的國道214青藏南線交通改善,從囊謙方向進出西藏的人流、物流、車流明顯增多,新唐蕃古道未來可期。”西然江措説。

  發展之路

  曾經的“邊地”迎來發展新機遇

  “這是一條路況極佳道路平坦的路線,這是一條古有文成公主進藏的路線,這是一條野生動物就在路邊的路線,更是一條充滿驚喜凈化心靈的路線……”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分享了自駕國道345“青藏中線”進藏的感受。

  在各種社交&&,越來越多的自駕旅游愛好者分享“青藏中線”的自駕感受和美景風光,這條“寶藏小眾進藏線路”熱度正不斷攀升。“我們估計這條路會成為今年夏天的旅游‘網紅’公路之一,也必將帶動沿線地區的發展。”玉樹州雜多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巴生尼瑪説。

  看到網上不少關於“青藏中線”的旅游攻略,雜多公路段原段長穆合翼感慨不已:“盼了幾十年,我都退休了,這條路終於打通了。”這名青藏“老公路人”&&,這條路的開通,讓原本處於青藏交通“闌尾”地區的雜多縣變成了交通要道,雜多縣的物流園區、倉儲基地等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列入規劃,相應的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也有所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雜多必將成為青藏通道上的重要樞紐。

  從雜多縣出發,記者沿着國道345“青藏中線”行駛至西藏那曲市巴青縣,路上看到不少自駕游客。經粗略統計,這段新開通的道路白天車流量約為66輛/小時,其中約三分之一為大貨車。貨車司機多傑才讓常年在青藏線(G109)上運輸建材,他告訴記者,相比青藏線數百公里看不到一個人,國道345“青藏中線”沿途都是鄉鎮村莊,食品、油品購買較為便利,“比走青藏線更方便、更安全,路程還少200公里左右,所以貨車司機當然改跑這邊了”。

  國道345“青藏中線”的建設僅是青藏高原交通網絡建設的一個縮影,隨着“一帶一路”建設及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青海聯疆絡藏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青藏高原基礎交通正連線成網,不斷走向立體化和多元化。

  在目前的入藏公路通道中,青藏線(G109)、川藏南線(G318)、川藏北線(G317)長期以來承擔着陸路進藏物資的主要運輸任務。據統計,進藏物資中的80%由青海進入西藏,而青藏線(G109)佔其中80%以上,日均進藏車輛超過2500輛。由於車流量大,高海拔地區道路養護難,青藏線常年堵車、凍土段道路沉降等問題較為突出。

  “今年青藏線將進行改造升級,新開通的國道345青藏中線與國道214青藏南線可承擔更多的物資運輸任務,將極大緩解青藏線壓力。”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經過多年建設,青海形成了通甘達川、進疆入藏的對外通道,以國、省公路為基軸,縣鄉公路、建制村和自然村公路為支脈的高原公路網初步建立。據統計,2023年全年,由青海進藏車輛通行量達23.64萬輛。

  交通的變化,也帶來城市發展的新機遇。位於青川藏三省區“十字路口”的玉樹州,往北是西寧,向西是藏北那曲,往南是藏東昌都,往東是四川甘孜。隨着玉樹巴塘機場、西寧至玉樹的高速公路、國道345“青藏中線”、國道214“青藏南線”等立體交通網絡的構建,玉樹交通樞紐的作用進一步放大,推動涉藏地區發展和與內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據玉樹州文旅局副局長尼瑪松保介紹,近年交通的變化帶動玉樹文旅産業蓬勃發展,2023年玉樹接待游客159.3萬人次,較2022年增長29%,超過疫情前平均水平。

  穿越千年的唐蕃古道已經重新煥發生機,雪域高原與中原大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也正在書寫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2056